加碼新能源杉杉股份轉型之路仍坎坷


杉杉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杉杉能源”)擬在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建設10萬噸級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開發、生產、銷售基地項目。從成為新能源電池材料供應商,到布局新能源整車制造,近年來杉杉股份在轉型道路上一路疾馳,服裝業務已逐漸被邊緣化。作為一個完全放棄主業而進行轉型的公司,杉杉股份近年來業績并不穩定,其“造車計劃”也不斷遭到市場質疑。杉杉股份轉型之路能否一帆風順,仍有待市場考驗。
加碼新能源
杉杉股份在公告中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杉杉能源擬在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建設10萬噸級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開發、生產、銷售基地項目,并擬與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相關投資協議。根據規劃,2025年12月31日前將分期完成10萬噸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的投資計劃,其中固定資產累計投資額在50億元以上。
公告稱,該項目一期計劃于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一期項目總產能設計為2萬噸/年;其中一期第一階段計劃于2018年12月31日前建成并試產,設計綜合產能為1萬噸/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約5.81億元,流動資金投資約14.75億元。
據了解,杉杉股份的第一次轉型始于1999年。作為A股上市的第一家服裝類公司,當時杉杉股份正處于發展的巔峰時期。1999年9月,杉杉股份收購了正在研發“中間相碳微球”(即“鋰電池負極材料”)的鞍山熱能研究院,在上海成立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2003年之后,杉杉股份進入了馬不停蹄的收購和資產整合期。
跨界轉型
近年來,杉杉股份的轉型不斷加速。2016年2月16日,杉杉股份宣布,它旗下的重要子公司——杉杉能源已于當日正式掛牌新三板。業內人士表示,杉杉股份此舉意味著新能源融資渠道的打開。此后,杉杉股份的服裝主業也隨之邊緣化。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近年來杉杉股份服裝業務占比越來越小。2013年,占比變為42.65%;2014年,服裝業務占比降至31.35%;2015年,這一數字驟降為13.5%。2016年,杉杉股份對控股子公司寧波杉杉服裝品牌經營有限公司實施了整體改制。整合后的服裝業務主要包括杉杉服裝品牌業務及其他品牌業務,由杉杉品牌公司統一經營,并以其為擬上市主體在香港聯交所分拆上市。
時至今日,新能源電池材料已經成為杉杉股份最重要的業務板塊,如今,杉杉股份在鋰離子正極、負極、電解液等綜合材料方面已成為世界前列的供應商,進入蘋果、奔馳、松下等跨國公司供應鏈。此外,不斷轉型的杉杉股份還將觸角伸到了新能源整車制造。
優勢不足
作為一個放棄主業完全轉型的公司,杉杉股份一直在進行著豪賭,但轉型效果仍然待考。在能源電池材料板塊,杉杉股份在此前的十余年時間中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直到近兩年新能源汽車興起,杉杉股份才實現增長,然而業績也并不穩定。
2016年8月,杉杉股份試圖收購智利上市公司Pampa Calichera股份,以獲得全球鋰業巨頭SQM的股權,但該交易在2017年8月宣布失敗。這對杉杉股份的轉型之路形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也被業內認為是杉杉股份試圖降低成本嘗試的階段性失敗。
而決定加碼新能源整車制造的杉杉股份也面臨諸多挑戰。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杉杉股份在電動汽車關鍵的三大部件——電池、電機、電控上,并未掌握完全獨立的技術,這使得其在成本上承受巨大壓力,同時在市場競爭中也無法獲得足夠的優勢。而其在造車上選擇的合資對象也是汽車制造的“非主流企業”,這給杉杉股份未來產品的競爭力打上了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