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這款車將在大眾德國的茨維考(Zwickau)工廠生產,于2019年年底開始排產,2020年夏季向首批用戶交付,售價將不到3萬歐元。
ID.3借鑒了此前ID概念車的設計元素,它的風格與大眾其它的燃油車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同時,新車還使用了大眾最新的扁平化的logo。從整體上來看,新車的車身線條相比以往的大眾燃油車,要柔和不少,通過多處的流線設計,營造出足夠多的科技感、未來感。
從細節上來看,黑色的車頂設計,全新設計的LED前大燈,串聯兩側大燈組的LED燈帶,新穎的輪轂造型,進一步詮釋了新車的未來感,相信會對年輕的消費者產生不小的吸引力。
除了設計以外,尺寸同樣是新車的一大亮點。新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260/1809/1552mm,但是由于采用了“四輪四角”的設計,其軸距達到了驚人的2770mm,要比高爾夫長了將近140mm,相信在乘坐空間方面會有不錯的表現。
ID.3的內飾同樣采用了極具未來感的設計風格,與它的外觀形成了很好的呼應。與其它品牌的電動轎車一樣,ID.3的內飾非常簡約,并配備了一塊全液晶儀表盤和一塊中控大屏。
全液晶儀表盤可顯示時速/剩余電量/剩余續航里程等信息,同時,它還使用了和Model 3類似的設計,在其右側集成了電子擋把,通過轉動端部即可實現換擋,在儀表盤右側也可看到當前擋位。
中控屏集成有導航和多媒體功能,屏幕左側則用來顯示空調狀態和座椅加熱狀態等信息,同時,新車還擁有語音系統、HUD抬頭顯示、整車OTA升級等配置。
ID.3基于MEB平臺正向研發,采用后輪驅動,并提供了三個電池版本,供消費者們選擇,實際可用容量分別為45kWh/58kWh/77kWh,它們所對應的WLTP續航分別為330km、420km、550km(Model 3長續航全輪驅動板的WLTP續航里程為544km),最高車速為160km/h,百公里加速不到8秒。
首發的1 st特別版車型的電池容量為58kWh,在使用ID. Charger Wallbox壁掛充電裝置的情況下,充電30分鐘便可讓車輛行駛290km。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歐洲所采用的WLTP測試標準,要比我們常見的NEDC更加接近實際路況,所展現出的數值往往也會略低于NEDC續航。
先說產品本身,大眾的這款ID.3,無論是外觀、內飾,還是續航、空間,都不乏亮點,與大眾品牌以往低調的特質是還是有所差異的。再從價格來看,新車首發配置的售價預計不到3萬歐元,結合歐洲對純電車的補貼政策,其補貼后售價可能落在2.6萬歐元左右,而高爾夫主銷車型在歐洲的售價則在2萬歐元左右,因此就目前來看,這款新車對燃油車還是會構成一定的威脅的。
然而,這款新車的意義遠不止如此,ID.3的量產更是意味著大眾電動化戰略的正式落地,宣告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這顯然會對其它正在研發新能源車的汽車廠商造成不小的壓力。
最后再回到國內,上汽大眾的安亭MEB工廠和一汽大眾的佛山MEB工廠正在緊鑼密鼓的建造中,建成后預計將優先量產奧迪、大眾、斯柯達品牌的三款緊湊型SUV,隨后再量產ID.3這款緊湊型轎車。待這些基于MEB平臺打造的純電動車正式國產后,它們將會成為國內新能源市場這片海洋中的鯰魚還是鯊魚,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現在留給國內這些新能源車廠商的時間真的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