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在企業上,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從多元化轉向為“專一”化,那些曾盲目多元化的企業到今天,已經是越來越難了,他們正在為過去的瘋狂跨界而買單。
所以,未來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做減法對于一些大型的企業來說,就一定會是主流。
7月30日晚間,*ST鹽湖公告稱,深交所決定公司股票自2021年8月10日起恢復上市,公司已申請撤銷風險警示,并將股票簡稱由“*ST鹽湖”變更為“鹽湖股份”。
提起鹽湖股份,就不得不提起鹽湖股份的虧損往事。
早在2020年4月30日,鹽湖股份發布了2019年年報以及2020年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鹽湖股份2019年實現營收178.49億元,同比下降0.23%;凈虧損458.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230.58%。
458.6億元的虧損,讓鹽湖股份喜提了“2020年A股虧損之王”的頭銜。
根據當時《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定》,鹽湖股份2019年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仍為負值(連續虧損三年),所以*ST鹽湖有可能被實施暫停上市。
不得不說,鹽湖股份等來了一個好時候。
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實施,按照新規,只要鹽湖股份依舊具備經營能力,即使暫時沒有能力,最終也不一定會退市。
根據鹽湖股份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其2020年一季度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為7.78億元,同比上漲了393.7%。
2020年5月20日,深交所最終做出了暫停鹽湖股份上市的決定。
2020年7月27日,鹽湖股份董事長、總經理以及兩位副總經理一并申請辭職,鹽湖股份開始進入變革期。
實際上,鹽湖股份早前一直被稱為“鉀肥之王”,按照每年鹽湖股份超過500萬噸的鉀肥產能,他們一家幾乎占據了國內鉀肥生產的60%以上。
而讓鹽湖股份產生巨額虧損的并非其優質資產鉀肥業務,而是金屬鎂提取項目上,根據鹽湖股份之前的公告,僅這一個項目,公司就投入超過了400億元。
其后,鹽湖股份開始重整,其不僅剝離了虧損的金屬鎂提取項目,還一并剝離了海納和鹽湖化工子公司板塊,只保留了鉀和鋰等板塊。
最終,鹽湖股份完成了債轉股的方案,企業也得以正常發展。
7月7日,*ST鹽湖發布業績預告,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20億元至22億元,同比增長44.69%-59.15%。
不僅如此,除了公司的鉀肥業務,其鹽湖提鋰技術也是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相關數據顯示,鹽湖股份控股子公司藍科鋰業1萬噸產能已經滿產,且子公司青海鹽湖比亞迪3萬噸產能已完成前期工作,預計公司21年產量可達2.4萬噸。中信證券認為,如果公司子公司項目產能全部滿產,未來公司鋰生產將達到每年6萬噸。
另外,數據還顯示,*ST鹽湖所在的海西州碳酸鋰產量達到全國的27.8%。
綜合而言,只有輕裝上陣,才能走得更遠,如今鹽湖股份已經獲準重新上市,且公司的鹽湖提鋰技術也是未來的風口之一,只要公司未來繼續專注主業,不在盲目的跨界、擴產,相信不久的將來,鹽湖股份重新沖擊千億市值將不會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