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最出彩的就是比亞迪,比亞迪公布的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猛增262.7%,月銷量突破5萬輛,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第一名,此前它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曾奪下第一名,不過后來上汽依靠五菱宏光miniEV、特斯拉依靠model3的熱銷曾在國內市場超越。
7月份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猛增,在于采用DM-i技術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猛增所致,它公布的數據顯示DM插電混動車型和EV純電車型幾乎各占一半;另據消費者反映,目前車主購買比亞迪DM插電混動需要等待較長時間,顯示出國內消費者熱捧采用DM-i技術的車型。
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猛增,還在于的車海戰術,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熱銷新能源汽車TOP15當中,比亞迪有多款車型入榜,宋DM、漢EV、秦plus EV分別位居第5名、第8名、第11名,排名雖然不太靠前,但是依靠多款車型它最終擊敗了上汽和特斯拉。
7月份特斯拉的表現頗為凄慘,model3的銷量只有6477輛、位居第6名,model Y則直接從TOP15中消失,6月份這兩款車型的銷量都破萬輛--model3、model Y分別位居國內熱銷榜第2名、第3名。
新能源汽車市場日漸火熱,作為國內科技行業的領軍者華為也進入了這個市場,華為本來希望依靠自己的自動駕駛、鴻蒙系統、芯片等技術優勢整合的智能汽車方案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打開局面,為此它與重慶小康和北汽新能源合作,快速介入了這個市場。
不過7月份的數據顯示,金康塞力斯、北汽極狐的銷量分別只有507輛、324輛,銷量并不高,與之前重慶小康、北汽獨自發展這兩款車型相比,銷量提升較為有限,統計數據顯示造車新勢力中實力最弱的威馬銷量也有4141輛。
華為為了在新能源汽車打開局面,可以說竭盡全力,其中與重慶小康的合作頗為深入,雙方合作推出的塞力斯SF5采用華為Drive ONE三合一電驅動系統,華為還在自己的部分零售門店銷售塞力斯SF5,然而從上述數據來看,雙方的合作所取得的成果遠未達到預期。
智能汽車業務如今已被視為華為的重點,它希望通過發展智能汽車來彌補手機業務的損失,然而上述數據卻顯示,按照目前的情況,智能汽車遠遠無法彌補手機業務的損失。
從比亞迪和華為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可以看出,消費者更看重的還是汽車本身的技術創新,對于自動駕駛技術、汽車互聯網的關注遠不如汽車技術,事實上率先將自動駕駛技術投入實際使用的特斯拉給出的數據也顯示在中國以外的市場只有三成左右的消費者選購了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市場更只有不到一成的消費者選購了自動駕駛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