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來自Canva可畫

2020年,一場疫情的突然襲擊,讓無數行業應聲倒下,但兩輪車市場卻在這場空前的“危局”中逆勢“反殺”,銷量持續飆升。與此同時新國標的持續推進,也讓兩輪電動車市場完成了一次市場出清。

對于整個電動兩輪車行業來說,2020年是過去20年行業草莽競爭和“諸侯割據”的結束,同時也是行業邁入深水區,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開始。

電動兩輪車產業進入上升期

根據相關行業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兩輪電動車的產量已經超過了4500萬輛,整個行業產銷量呈現高速增長態勢。預計從2021年起,多地面臨過渡期結束,還將釋放上億輛電動車的換購需求,從而帶來市場的大規模爆發。

具體來看,B端市場和C端市場的需求增長都很迅猛。一方面,得益于外賣、共享單車、同城物流、即時零售等新經濟、新業態的快速發展,使得B端市場對電動兩輪車的需求暴增。數據顯示,2020年美團、滴滴等共享經濟平臺,僅共享電單車的投放就超過了600萬臺,還不算平臺外賣業務擴張帶來的新增量。另外,其他同城的業務如跑腿、即時零售等新經濟業態的快速擴張,也帶動了電動兩輪車的迅猛增長。

另一方面,C端市場中新消費人群如Z世代的崛起,以及城市禁摩令帶來的置換需求、城市白領滿足剛需出行的需求暴漲,也帶動了整個C端市場的爆發。數據顯示,2020年有超過3800萬輛的兩輪電動車被售出,預計未來幾年換購潮還將給行業帶來巨大的新增量。相關行業數據預計,未來十年中國兩輪電動車的年產銷量將保持在4000萬臺以上的數量,并且有望在2021~2023年期間,創造年產銷超過6000萬臺的峰值。

與此同時,外部疫情的加劇,也改變了歐美民眾的出行方式,從而帶動了電動兩輪車出口的迅猛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電動兩輪車出口達到了220萬臺,同比增加了28%。多重行業紅利疊加,推動整個行業加速進入上升期。

頭部效應持續增強

與行業紅利相伴而來的是,國家對兩輪電動車行業政策的收緊。2019年4月15日,新國標政策正式出臺,已經高速增長多年的電動兩輪車行業,面臨有史以來最重大的一次行業轉折,隨后整個行業迎來了洗牌期。

首先,新國標實施后,繁瑣的3C認證加速電動車行業的市場出清。據悉,3C認證是一種基礎的安全認證標準,3C認證會覆蓋整個電池、電機、輪胎、充電器等核心零部件,涉及面相當之廣,新國標政策要求電動車品牌只有滿足3C認證標準,才能夠出廠、銷售、進口以及參與其他經營活動等,新國標出臺后全行業實行“一車一證”制度,已經上牌的電動車品牌還需要進行每年一次的年檢。

據了解,2019年獲得資質的僅有110家企業,其他不符合規定的中小廠商,在政策出臺后基本都被淘汰出局。

其次,新國標之下頭部企業充分利用自己在生產、研發、銷售等方面的諸多優勢,同步在渠道和終端發起猛烈攻勢,進一步擠壓了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目前國內電動自行車廠商已經較前些年的1000家左右規模,銳減至目前僅存的170家(同時擁有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托車和電動摩托車生產資質),而過去盤踞鄉鎮市場、專攻低端產品的小作坊則被迫關門,中小廠商逐漸出清。

與此同時,雅迪和愛瑪等頭部品牌憑借強大的營銷和渠道優勢,成為用戶關注度過半的品牌,臺鈴、綠源和新日作為傳統的一線大品牌,同樣延續了較高的用戶關注度。2020年,雅迪銷量突破1000萬臺,愛瑪拿下800萬臺年銷量,臺鈴完成了500萬臺的目標,這意味著,行業銷量前三的企業,市場占有率超過了40%,電動兩輪車市場的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新變革大潮下的再度洗牌

另外,新國標政策關于“限重”的要求,使得更輕量化、能量密度更高的鋰電池,成為了電動車行業的最佳動力解決方案。而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步,使得行業的智能化愈加明顯。在此背景下,整個電動車行業正在進一步加速洗牌。

一方面,鋰電化、智能化提升了整個電動車行業的門檻,使具備研發實力和規模效應的頭部廠商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空間。比如,鋰電化加速之下,消費者對電池技術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具備研發實力的頭部廠商,依托資本并購以及強大的自研能力,不斷推出全新的鋰電新品牌以開拓市場,從而獲得了更大的市場占有率。

據我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排名前20公司的裝機量占比為91.8%,前五家公司裝機量占比為73.6%,前兩家公司占比為61.3%。而今年1-5月,前20家公司裝機量占比已經高達96.5%,前五家公司裝機量占比也躥升至80%,前兩家公司的占比高達70%,頭部品牌的市場占有率明顯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加速推進著。

在行業補貼退坡、融資縮水、鋰電產品降價的大背景下,很多中小廠商都面臨現金流斷裂的壓力,進而紛紛進入了破產倒計時。

另一方面,智能化、網聯化的興起,不僅要求電動兩輪車公司具備極強的研發能力,還要求其具備深厚的大數據、物聯網、云服務等技術積淀,這對于很多中小廠商來說無異于一步登天,這也就決定了智能化、網聯化注定是大廠商的機會。

電動兩輪車終結草莽時代

無論是新國標政策下的頭部集中,還是鋰電化、智能化、網聯化、品牌化的行業演進,都意味著整個行業逐漸進入新的博弈階段。

從市場調研機構發布的數據來看,目前搭載鋰電池的電動自行車占比超過了50%,電動車整體品類(電動自行車、電摩、電輕摩)的鋰電滲透率接近30%。隨著資本的加注和更多具備雄厚實力的玩家加入,鋰電池在性價比、安全性等方面遇到的難題正在逐漸被攻克。可以預見,未來幾年整個行業的鋰電化滲透率還將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頭部企業的鋰電化產品正在加速占領市場。比如,2020愛瑪、新日的戰略性新產品已經實現了全系鋰電化,而腰尾部企業基于開拓成本與市場風險,基本采取“以穩為主”的策略,這就使得頭部企業在鋰電化方面會鋪的更快,市占率會得到更大的提升。

從智能化方面來看,電動車產業的智能化已經席卷整個產業鏈,從智能化工廠、數字化管理體系、智慧化門店逐步落地,全面的數字化正在全行業開啟。而在行業數字化深入推進過程中,一些行業頭部企業更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綠源、愛瑪等品牌都推出了數字化門店,雅迪等品牌也圍繞充換電到門店數字化,全面推進自身的系統升級。

以此來看,在電動車行業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頭部企業仍將扮演主力軍的角色。隨著新國標規定的過渡期結束,以及數字化、智能化的深入開展,頭部巨頭企業日漸成為這波大浪潮中的弄潮兒,與之相對草莽的小廠商將幻滅在歷史的煙河里面。

 
點贊 0舉報收藏 0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
推薦圖文
特斯拉采用的18650電池到底安不安全? 探究中航鋰電內部,科技感爆棚,進來看看
鈦酸鋰材料量產已成規模 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之路
推薦鋰電資訊
點擊排行
鋰電商圈二維碼
網站首頁  |  歷年雜志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隱私政策  |  隱私聲明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璧山县| 泰州市| 家居| 醴陵市| 日土县| 金湖县| 文化| 北海市| 天津市| 凉城县| 安丘市| 专栏| 渭南市| 翁牛特旗| 民丰县| 垦利县| 中卫市| 吴旗县| 乌兰县| 阿拉善盟| 常州市| 吉安县| 宣汉县| 南开区| 灵石县| 盐亭县| 鸡泽县| 长岭县| 临邑县| 萨嘎县| 内丘县| 陵川县| 上高县| 杭州市| 灌南县| 江都市| 闵行区| 新蔡县| 广汉市| 新津县| 聂拉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