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再度布局全球鋰資源!TWh時代即將來臨,上游資源成兵家必爭之地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宋子喬)訊,圍繞加拿大鋰業公司Millennial的競購戰終于落幕,標的花落寧德時代。今日(9月29日),針對加拿大鋰業公司Millennial Lithium Corp當地時間周二表示,寧德時代已同意以3.77億加元(約合人民幣19.2億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的消息,寧德時代向財聯社記者證實,已與前者簽訂收購100%股權協議。
Millennial在阿根廷擁有兩處世界級鋰鹽湖項目,目前該公司擁有約412萬噸的碳酸鋰當量。寧德時代今日還表示,此次收購,是公司供應鏈布局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保障寧德時代長期穩定的鋰原材料供應。
9月28日消息,寧德時代的參股公司CATH將出資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52億元)入股非洲一鋰礦項目Manono。該項目開發方澳大利亞礦產勘探公司AVZ Minerals透露,在開發成本核實后,寧德時代提供的資金將超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8億元)。此外,兩家公司或將繼續合作,評估開發氫氧化鋰設施的可行性。
資料顯示,Manono項目是世界上最大的鋰資源項目之一,推測鋰資源儲量達4億噸,氧化鋰品位1.65%,亦處于較高水平。根據AVZ在2020年4月公布的可行性報告,Manono項目設計產能包括年產70萬噸的氧化鋰,設計壽命為20年。
TWh時代即將來臨 資源供應鏈安全成重中之重
下游需求旺盛是鋰電龍頭一再布局上游的主要原因。隨著中國近年發展成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國,中國對鋰電池的需求不斷增加,寧德時代近期擴產動作頻頻,綜合多家券商研報,其2025年規劃產能就在500-600GWh。其他頭部動力電池企業產能規模普遍向100GWh體量邁進。
根據GGII的預測,2025年中國鋰電池出貨預計較2020年增長近5倍,這需要配套材料規模向10萬噸級別以上邁進。這意味著,沿用之前上游供應鏈的擴張規模已經遠不能滿足需求,這對于資金投入、產能規劃、產線部署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因此倒逼動力電池企業更深度的參與到上游的布局之中。
這一背景下,布局上游鋰礦資源成為鋰電池制造商維護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手段,考慮到材料持續不斷地漲價,龍頭廠商變得更加迫切。
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市場持續火爆,鋰電池原材料價格連創新高,碳酸鋰、氫氧化鋰、電解液等都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其中碳酸鋰產品目前價格已接近19萬元/噸,近一個月漲了50%以上,相比年初每噸5.7萬元左右的價格,漲幅已高達233%。
據不完全統計,寧德時代直接或間接參股的上游材料企業超過20家,通過控股、兼并購、深度綁定以加深對鋰電池上游原材料的掌控。寧德時代之外,國軒高科、億緯鋰能、LG化學等國內外頭部動力電池企業也紛紛加速布局上游資源品,礦業公司贛鋒鋰業、洛陽鉬業據稱也曾加入Millennial爭奪戰。
華創證券分析師王保慶表示,短期漲價反應供給偏緊,鋰價創歷史新高或許只是新起點。中期,新能源汽車帶動需求高速增長加劇供給缺口,鋰價上漲趨勢不改。長期,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高速增長較為確定,鋰鎳鈷銅箔等需求高成長可期,鋰礦受資源限制或持續出現缺口,鋰鎳鈷銅箔前驅體等需求高增長或將帶動公司業績成長。鋰資源具備稀缺屬性和量價雙邏輯為首選,加工股放量邏輯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