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長安汽車自主板塊的表現尤為搶眼。9月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銷售輛,至此,1—9月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累計銷量達到1350203輛,以同比30.6%的逆勢增長表現,一舉突破百萬輛大關。
順應市場,爆款車型不斷
銷量數據的背后,正是長安汽車不斷進取的實力。而保證品牌始終保持正向成長的根本是什么?無論是汽車市場還是任何其他市場,歸根結底是產品在競爭。
從具體車型上看,如今的“當家花旦”非長安CS75系列莫屬,作為長安中國汽車品牌的車型,CS75家族1-9月累計銷量22.5萬輛,在長安汽車各系列中排名第一,并以25.9%的同比增長繼續夯實著其在緊湊型SUV市場的領先身位。隨著2022款CS75 PLUS的上市,CS75系列將會一如既往地穩定下去。
而主打十萬元級SUV市場的長安CS55系列9月則交出了10570輛的月銷過萬成績。在今年迎來第二代CS55PLUS、第二代CS55PLUS藍鯨版等新成員后,長安CS55系列1-9月迎來了19.5%的同比增長,今年累計銷量已達85961輛。
轎車方面,逸動系列車型前9個月累計銷量13.8萬輛,是銷量最好的中國品牌轎車之一,這一點和帝豪系列有些類似。隨著長安逸動PLUS車型的加入,藍鯨動力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也給了逸動更多沖擊銷量榜的機會。
作為目前長安汽車旗下的高端產品,UNI系列的表現同樣出色,1-9月交出了91098輛的銷量成績,以月均穩定破萬輛的表現,為長安汽車開辟了新的增量市場。隨著UNI-K車型的上市,UNI系列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據爆料,UNI系列旗下首款轎車UNI-V也會在不久的將來上市,這款車目測將會是又一款爆款車型。
僅憑一只腳或許也能跳得很高,但兩只腳必然會走得更快更穩。
可以說從家轎到SUV,長安汽車正是基于用戶需求,不斷提升產品勢能,而這種全面開花的打法,更彰顯一家車企的綜合實力。
“第三次創業”效果顯著
當前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汽車產業鏈安全遭遇挑戰,“軟件定義汽車”成為大勢所趨,汽車品牌核心競爭力、商業模式、產業形態發生顛覆性變革。在此背景下又是如何破局?
長安汽車給出的答案,便是第三次創業。
自長安汽車2017年年底開啟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并開始推動從“服務客戶向經營客戶, 從經營產品向經營品牌, 從傳統產品向智能化+新能源產品, 從提供產品的傳統企業向提供產品+服務+出行解決方案”四大轉型,至今已迭代到4.0版。
時光流轉,如今這家企業憑借堅如磐石的戰略定力,終于在歷經低谷后又重新站上高峰。
當然向智能出行科技轉型,并非說說而已。
在“第三次創業”的指引之下,長安汽車這幾年大動作不斷,經過三年時間的布局,從2020年開始,“第三次創業”進入戰略收成期,長安汽車進入高速增長通道。
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長安汽車堅決推進“北斗天樞計劃”和“香格里拉計劃”,掌握500余項關鍵技術,48項為國內首發。投放智能網聯汽車近120萬輛,領跑中國品牌。研發了七合一電驅系統、七合一電控系統和智慧電池管家,性能指標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今年8月,長安汽車對外發布了企業“新汽車,新生態”發展戰略,并首度亮相了阿維塔科技旗下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的代號為E11的首款產品、長安汽車全新平臺的首款純電動車型C385、未來智能新汽車“EO”等多項創新落地成果。
數字化方面,構建“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張網,中間一平臺,地上全場景”的全新商業模式,實現與用戶及合作伙伴的直通直聯,開啟產業互聯網新時代。
在產品層面,成功推出了PLUS系列、UNI序列爆款產品,其中UNI序列用戶有43%轉化自一線合資品牌。近三年來,長安汽車產品價值提升34%,品質已經與主流合資品牌媲美,高質量產品提供者的形象已經初步形成。
可以說在激烈市場競爭之下,長安汽車不斷進取的的背后,是其不斷深耕體系能力,鍛造出強大的體系競爭力。可以看出長安汽車正在技術、產品、服務構建起來的全方位價值壁壘下,不斷突圍。
侃車說
在這個大變革時代,有人追新,有人念舊,但真正被市場眷顧的,從來都不是運氣使然。銷量對于長安汽車來說只是一個結果,在第三次創新創業的前提下,長安汽車以清晰的市場戰略、獨特的技術研發以及精準的產品定位在全行業轉型期間加速成長。如今進入“第三次創業”深水區的長安汽車,正在以昂揚的姿態引領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