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專利戰再度打響!寧德新能源等起訴珠海冠宇專利侵權 涉訴金額超6600萬元


《科創板日報》7月12日訊(記者 曾樂),當前,鋰電池廠商之間的“專利戰”愈發膠著。
7月11日晚間,珠海冠宇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近期分別收到了東莞新能源和寧德新能源寄出的起訴其專利侵權的相關材料。公告顯示,案件所處的訴訟階段為已立案暫未開庭審;從涉訴金額來看,國內訴訟合計6600萬元,國外訴訟未明確涉訴金額。
對此,珠海冠宇方面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所研發生產的產品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公告涉及的訴訟案件不會對公司核心技術和自主研發能力產生影響。鑒于涉及的訴訟案件尚未開庭審理,最終的判決結果尚不確定,目前無法預計對公司本期及期后損益的影響,最終實際影響以法院生效判決為準。”
針對上述情況,《科創板日報》記者試圖向珠海冠宇方面了解更多細節,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相關回應。截至今日(7月12日)收盤,珠海冠宇股價下跌5.12%,報收于28元/股。
從此次專利訴訟來看,其中,國內訴訟方面,東莞新能源作為原告的國內訴訟的涉訴專利號為 ZL201210405678.9(一種軟包裝鋰離子電芯加寬結構及其制作方法);寧德新能源作為原告的國內訴訟的涉訴專利號為 ZL201510564696.5(電解液以及包括該電解液的鋰離子電池)、ZL201811308831.X(電化學裝置)、ZL201811108529.X(一種電解液及電化學裝置)、ZL201620821929.5(卷繞式電芯)及 ZL201621440703.7(一種卷繞式電芯)。而珠海冠宇則為國內訴訟的第一被告。
上述原告認為,珠海冠宇未經許可實施了上述涉訴專利,侵害了原告的專利權,請求判令珠海冠宇立即停止制造、使用、銷售、出口涉訴專利相關的電芯產品,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行為而產生的合理費用,承擔相應的訴訟費用等。
對此,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徐西江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表示,“珠海冠宇在公告中表明其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從法律角度而言,僅是珠海冠宇公司的單方面表態,不會對相關專利案件的審理產生實質影響。”
徐西江進一步解釋道:“法院在審理專利侵權案件時,會通過審查涉案專利的穩定性、被控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保護范圍及被控技術方案是否是現有技術等方面來得出涉案技術方案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專利的結論。珠海冠宇公司的技術方案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專利權,需要等相關專利案件的判決結果。”
天眼查信息顯示,東莞新能源、寧德新能源的疑似實際控制人均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簡稱:ATL)。
另據珠海冠宇方面披露,截至今年3月31日,該公司已獲取境內授權專利741項、境外授權專利8項。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當前,不少鋰電廠商紛紛打響“專利戰”。其中,寧德時代與中創新航(原名:中航鋰電)的專利戰之爭引發市場持續關注。與此同時,不少業內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專利戰背后實則為商業博弈。
智慧芽專利咨詢專家繆恩生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表示,“專利戰是市場競爭的延伸,最終將影響企業的市場份額。只要市場足夠大,專利戰或許會成為一種常態,但這不一定是件壞事。因為專利戰也是一種企業修煉內功的過程,這會更有利于企業利用合理的法律制度去占領全球市場,而不是僅局限于國內發展。”
此次寧德新能源等起訴珠海冠宇專利侵權的案件進展又將如何?《科創板日報》記者將持續關注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