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天賜材料公告截圖
近年來鋰電池產業鏈不斷發展,對上游電解液電解質的要求也不斷提升。由于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具有高溫適配性及電導率高等特性,隨著快充電池等新型電池的持續上量,預計添加LiFSI產品的電解液配方比例也將會提升,而在以LiFSI為主要電解質的配方中,需要添加二氟草酸硼酸鋰(LiODFB)改善電池性能,隨著LiFSI的持續上量,LiODFB也將迎來較大的市場空間。
此外,隨著鈉離子電池產業鏈規模化,下游客戶對相關電解液的需求已提上日程。
對此,天賜材料稱,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強公司的鋰離子電池材料電解液上游原材料及鈉離子電池電解液的戰略布局,能有效提升公司未來在新型電池電解液配方中的長期競爭力。
今年上半年,天賜材料就交出了一份相當亮眼的半年報。
2022年上半年,天賜材料實現營收103.63億元,同比增長180.13%;實現凈利潤29.06億元,同比增長271.32%。其中鋰離子電池材料實現營收96.27億元,同比增長206.42%,占總營收92.90% ,同比上升7.97%。
僅半年的時間,天賜材料的凈利潤已超過去年全年的水平(22.08億元),創歷史新高。而且還是在電解液及相關材料價格大跌的情況下“逆勢”增長。
今年上半年,電解液核心溶質六氟磷酸鋰的價格經歷了一輪暴跌,從年初的56.5萬元/噸降到6月底的24.5萬元/噸,半年時間跌幅超過56%。電解液的價格也因此持續走低。
而天賜材料盈利大增的主要原因為電解液產品量價、正極材料銷售額均有較大幅度增長。
據東吳證券研報數據,天賜材料2022年上半年出貨量超12萬噸,同比翻倍增長。東吳證券還預計,天賜材料2022年電解液出貨量將達到33萬噸,同比增長129%。這也意味著天賜材料今年下半年電解液出貨量有望繼續大幅度增長。
此外,維科網鋰電注意到,目前天賜材料六氟磷酸鋰自供比例超過95%,這也是其今年上半年業績大增的重要原因。
產能方面,目前天賜材料全球規劃總產能達203.9萬噸。其中,海外方面,公司總產能達41.4萬噸,設廠地點分別在德國、比利時和美國,工廠可基本覆蓋主要客戶圈;國內方面,天津工廠規劃產能3萬噸,溧陽工廠規劃產能40萬噸,鳳凰工廠規劃產能9.6萬噸,龍山工廠規劃產能15萬噸,寧德工廠規劃產能45萬噸,江門工廠規劃產能20萬噸,四川零碳工廠規劃產能3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