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反傾銷貿易爭端或影響中國40萬人就業


核心提示: 中國電池網 印度欲跟風歐盟引起光伏業界新憂慮 報道:本月初,歐盟決定啟動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調查程序,涉案金額高達1300億人民幣。記者昨日從國家商務部獲悉,這場中國遭遇的“史上最大&rd
鋰電世界 印度欲跟風歐盟引起光伏業界新憂慮
報道:本月初,歐盟決定啟動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調查程序,涉案金額高達1300億人民幣。記者昨日從國家商務部獲悉,這場中國遭遇的“史上最大”貿易爭端可能影響國內40多萬人的就業。連日來,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正在歐洲就光伏摩擦進行交涉。而近日印度也跟風欲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進一步引起業界憂慮。
歐盟是中國光伏產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場,占比達60%左右。連日來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率中國政府代表團訪問了德國、法國以及歐盟貿易總司等,推動通過合作與磋商解決中歐光伏貿易爭端。
崇泉指出,歐委會不顧中國政府和業界的反對,執意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此案涉及中國200多億美元的出口,關系著中國上千家企業和40多萬人就業。
崇泉表示,指責中國企業傾銷是沒有依據的。多晶硅是光伏電池的主要原材料,近年中國從歐盟進口多晶硅的價格不斷下降,光伏電池價格隨之不斷降低;同時,中國光伏產業成本也逐步下降。歐盟不應僅僅看到光伏電池對歐盟的出口,還應看到由此給歐盟光伏發電安裝業增加20多萬就業,歐盟原材料、技術設備對中國幾百億美元的出口以及太陽能產業促進歐盟能源轉型加快這些事實。
在歐盟啟動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調查之際,另一則消息引起了業界新的憂慮:12日,印度反傾銷局收到印度業界申請,要求對原產于馬來西亞、中國和美國或從上述國家和地區出口的太陽能電池組件或部分組件進行反傾銷調查。
不少業界人士認為,目前印度市場占中國光伏出口的比例很低,即使印度真的啟動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直接影響也不會太大,但卻有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使更多的新興市場國家跟風。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