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們與宜春當地上市/非上市公司的溝通,因2.14一篇披露宜春亂采云母礦的文章被高層關注,今日高級別督察組已進駐,上市公司口徑確認宜春當地礦山已經停產。(實際上在開年后的兩周,省級已經在倒查亂采礦的情況,我們上次匯報時也有提及,開年后礦山均未復產)
2、 會停多久?
目前難以判斷,企業反饋主要是查盜采手抓礦的問題,據某本地上市公司反饋,正常情況兩會期間也會停產,如果速度快的話,兩會之后可以復產。
3、 影響多少產量?
宜春不完全統計月度產量接近1-1.2萬噸LCE/月,對應影響全球10%總產量。(永興2500、南氏2000、江特1000、飛宇2000等),如果最樂觀假設停產1個月,對應1.2萬噸LCE(正好把上游的累庫消化掉)。 如果悲觀呢?歷史上看中國最悲觀的礦業禁采來自17-18年贛州稀土礦,當時贛州總計停采3年,直到新的環保的分離技術出現,但考慮此次主要因素不是環保而是盜采,并不能相提并論) 需要注意的是,C江西礦進展本已延期,如果停產持續時間較長,鎖20萬鋰價訂單恐難以完成。
4、 后續價格怎么看?
情緒端今晚無錫盤已有顯著反應,但落在產業實際供需,3月雖然下游排產看到環比30-40%的顯著提升,但上游鋰鹽銷售口仍偏悲觀(無論是長單短單,2月末一定會簽訂3月的銷售運輸計劃,但根據今天產業的反饋,情緒仍然較差)。當前最關鍵的問題,是鋰鹽有價無市,下游除了裕能等頭部企業恢復采購外,大部分正極材料企業仍拒絕買鋰。【宜春停產事件會不會促使正極材料恢復正常采購?是判斷短期碳酸鋰價格能否止跌的最關鍵指標?!?/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