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新電池法案,在6月14日正式通過。

而一旦完整版本的《新電池法》生效,包括中國電池供應商們在內,全球是所有電池制造商要想在歐洲市場銷售電池,都會受到非常嚴格的環境要求和嚴格的盡職調查。而距離正式生效還就差最后一步,獲得歐盟理事會批準之后,這項法規就要正式生效了。

新法規的主要目標是使電池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更具可持續性。主要是通過設立更高的有價值材料回收率,以最大化收集目標。新法規的額核心內容,包括了從電池分類、再利用、回收、碳足跡、電化學性能、耐久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法規中部分細則如下:

1.電動汽車電池、輕型交通工具電池和容量大于 2 kWh 的工業充電電池的強制性碳足跡聲明和標簽;

2.設計便于消費者拆卸和更換的便攜式電池;

3.LMT電池、容量大于2kWh的工業電池、電動汽車電池的數字電池護照;

4.對所有經濟運營商進行盡職調查,中小企業除外;

5.從電池廢料中回收材料的最低水平:鋰回收率到2027年為50%,到2031年為80%;鈷、銅、鉛和鎳回收率到2027年為90%,到2031年為95%;

6.從制造和廢物中回收用于新電池的最低含量:法規生效8年后,鈷16%,鉛85%,鋰6%,鎳6%;生效13年后:鈷26%,鉛85%,鋰12%,鎳15%。

通俗理解這份法案,就是在之前已經有的碳足跡聲明、標簽和電池護照之外,提出了對電池內所含有的回收電池成分一定的要求。

那么這份法規的通過,會對中國電池供應商有什么影響?

電池產業鏈,將會被改變

cription-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hoar0Aic06o7AxpP6As9ZicF2xkyhx4hGbdYqkr6SeNFvzI1dxzllma3I1FM6DThW7IS61DOCFOI1BrF2IcaIbg/0?wx_fmt=jpeg" data-cropselx1="0" data-cropselx2="578" data-cropsely1="0" data-cropsely2="321" data-ratio="0.5625"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960" src="http://www.js-zhhxc.com/file/upload/202307/03/130419773909.jpg" max-width="700px" height="auto" style="padding:0px;margin:10px auto;border-width:initial;border-style:none;vertical-align:middle;max-width:700px;visibility:unset;height:auto !important;" />

首先,中國是世界電池生產、出口的大國之一,而歐洲市場是中國電池企業的主要出口市場之一。根據SNE統計數據,過去四年里,中國在歐洲的動力電池裝機占比持續提升,2019-2022年分別為11.8%,16.8%,22.6%,34%。

中國電池廠商目前對于歐洲市場的沖擊還是非常大的,供貨量逐年遞增,這對于歐洲市場本土的電池供應商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通過了一個新的法案也不足為奇,一方面對外部進入市場的電池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而另一層含義是對歐洲市場本土企業的一種“保護”,在這種法規下更容易讓歐洲本土企業完成電池生產的閉環生態,尤其是在報廢電池回收層面做好的前提下,這種優勢是非常大的。

而具體實施的日期,應當是在2024年的7月。

在這之前,國內電池商想要把電池出口到歐洲市場的話,就需要上述提到的一系列碳足跡聲明、電池護照等材料,而且還需要把電池回收做好,當然這個電池回收沒有規定在哪里完成,可以在歐洲本土建廠干這事,也可以在中國本土做。

面對這樣的挑戰,中國的動力電池企業和應該盡早的做好應對準備。

自2024年7月1日起,進入到歐洲市場的電池產品,就需要提供電池廠家信息、電池型號、原料(包括回收、可再生的部分)、電池碳足跡總量、電池不同生命周期的碳足跡、第三方認證報告、能夠展示碳足跡的鏈接等信息。而數字電池護照也將于2026年1月1日起才開始執行,但現在電池護照這個標準還沒有具體明確,而且大眾、西門子等德國企業開始聯手制定行業標準。

該法規所帶來的影響,都有什么?

首先,是為了滿足歐盟的法案要求,中國電池商的出口歐洲的成本將會增大。第二,是電池足跡、電池護照等要求,會改變現有的商業模式,低碳將成為電池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可能給全行業帶來變化。第三,要做好碳足跡、數字護照這些內容,是要對全產業鏈提出相對高效、精準的要求,從采礦的原材料、到電芯、系統、回收比例以及電池全生命周期中的各個環節都要被納入碳足跡、電池護照內容當中,這也給電池相關的產業鏈的企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接下來,如果要滿足歐盟的標準,國內電池商就必須本著低碳發展的思路去做變化,而這需要全產業鏈的改變。因為碳足跡的算法,是從原材料到生產都要計算在內的,而電池產品碳足跡的構成主要來源于上游的碳排放,電池企業自身的排放主要來源于電芯、系統的碳排放,僅占碳足跡的15%左右。

會不會給國內市場帶來影響?

動力電池,可能會降價?

無論是在歐盟的電池新規之下,還是電池行業發展所需,電池回收都是我們甚至全球電池企業都要面對的一個問題,而且這是技術上的難點。電池的原材料是不可再生資源,而且最近幾年的開采也對礦石原材料儲量形成了一定的沖擊。所以,電池回收業務也該被重視起來。

最直觀的一個話題,回收電池提取的原材料會不會影響到終端的價格。

這么說,目前聊電池回收這個話題,對于任何國家都過于超前,技術手段仍然算不上發達。拿歐洲的電池回收率舉例,他們幾乎沒有回收電池中的鋰,而是選擇了價格更昂貴的鈷、鎳和銅;但回收率只有12%的鋁、22%的鈷、8%的錳和16%的鎳被再利用。

而在中國市場內,寧德時代曾在發布會上表示過“鎳鈷錳的回收率已經達到了99.3%,鋰達到了90%以上”。但這是在發布會上公布的實驗室數據,并且還沒有大規模的商業化落地中達到這個水平,所以這組數據并沒有太大的說服力。

回收電池就需要把電池包拆解、電芯拆解之后,再提取其中的各種元素,工藝復雜繁瑣,而且電池包中包含的各種元素活性非常高,在拆解過程中的損耗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另外,國內市場對于電池回收還有太多難點,例如電池規格的不統一性、電池淘汰流入市場之后的統計管理問題,曾經就有企業指出,20萬噸的廢舊電池流入市場,真正被統計在回收行列中的其實只有2-5噸的級別。

由于動力電池回收責任機制,和電池回收利用的系統性復雜性,產業鏈上下游的管理,都是電池回收行業所需要解決的難題。而且短時間內,回收電池的價格很難被打下來。

按照推測,2025年中國市場退役電池將會達到134GWh,這就意味著2020年前后賣出去的車的動力電池可能有大部分會面臨退役,這個時候才是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大規模發展的時候,而相應的技術能否成熟、產業鏈能否完善,將決定原材料再利用之后產出電池的價格高或低的關鍵。

像歐洲的電池新規中,提到的動力電池內回收材料的占比,或許是會影響到我們電池行業的市場發展(至少出口到歐洲的產品是的),但也會帶動一定的電池回收產業成熟的速度,而長期來看伴隨回收行業的成熟,動力電池的價格,會得到一定的改善。

能降多少成本?

拿寧德時代子公司邦普的電池回收業務舉例,鋰的回收率已經達到91%,鎳和鈷則達到了99%的回收率。那么按照上述數據長期看,當電動車滲透率達到80%以上,加上高回收率,以后的動力電池甚至都不用再過多開采新礦都能滿足需求。

可以看出,舊電池中鋰鎳鈷回收比率很高時+當新能源汽車存量很高時,回收的舊電池原料重新利用,就可以滿足每年新增的鋰電池原料需求,而且鎳、鈷等原材料都是電池中比較昂貴的原材料,回收市場成熟之后,動力電池的降本效果將會非常明顯。回收之后的磷酸鐵鋰電池,成本相當于每噸3.5-4萬元;三元鋰電池的成本相當于5-6萬元每噸(以上非出品價格)。反射到成品端,原材料的價格下降,至少能讓成品的價格下降20%左右。

作者丨路咖汽車

 
點贊 0舉報收藏 0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
推薦圖文
特斯拉采用的18650電池到底安不安全? 探究中航鋰電內部,科技感爆棚,進來看看
鈦酸鋰材料量產已成規模 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之路
推薦鋰電資訊
點擊排行
鋰電商圈二維碼
網站首頁  |  歷年雜志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隱私政策  |  隱私聲明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方市| 光泽县| 鹤庆县| 旌德县| 含山县| 勐海县| 蓝田县| 盖州市| 文山县| 息烽县| 保康县| 清水河县| 阳谷县| 腾冲县| 邵东县| 麻阳| 巫山县| 农安县| 从江县| 华池县| 周口市| 巧家县| 郴州市| 喀喇| 安图县| 徐闻县| 高碑店市| 泰安市| 衡山县| 珲春市| 正定县| 邳州市| 樟树市| 镇平县| 宿松县| 林口县| 大理市| 永川市| 东海县| 绥棱县| 南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