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執行秘書長王建新主持論壇
8月25日下午的主題論壇由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執行秘書長王建新主持。王建新表示,燃料電池電堆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核心技術之一,決定了整車的動力和性能,未來隨著氫能的多場景應用,大功率、超大功率電堆無疑將會有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場景。
01
新技術賦能產業應用
在“聚焦燃料電池核心技術”主題論壇上,來自產業鏈頭部企業、高校等嘉賓各抒己見,為產業技術發展指引方向。
圖為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汽檢氫能實驗室主任、江蘇分公司總經理蔣長龍作主題演講
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汽檢氫能實驗室主任、江蘇分公司總經理蔣長龍,在題為《氫能與燃料電池標準體系及檢測技術》的演講中指出,全球已有30余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氫能戰略,我國也已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等一系列產業發展頂層規劃。當前,我國已形成部分行業標準,包括對相關企業生產的產品需要進行一些檢測。據其介紹,上海汽檢是第一批成立的國家新能源機動車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從氫能制、儲、輸、用,到電堆、燃料電池系統,以及整車檢測都有所涉及,具備新能源汽車檢測領域先發優勢。目前,已布局上海汽檢總部和如皋、安亭基地。”蔣長龍如是說道。
圖為上海氫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麥建明博士作主題演講
上海氫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麥建明博士在題為《超大功率電堆技術及進展》的主題報告中表示,做大功率電堆可以聚焦三個方面技術:在大電流、高電壓、高生產節拍需求帶動下,增大單位截面積、增加疊裝片數、提高裝備效率成為技術發展趨勢。麥建明分享了氫晨新能源的研發成果及技術領先產品的應用情況。“針對乘用車到重型卡車開發了100Kw到300Kw的系列化燃料電池電堆。截至目前,氫晨新能源配套50余款商務車型已上公告,累計交付被裝車的電堆達2000余套,包括SUV、公交車、重卡等車型。”
圖為江蘇毅合捷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黃建軍作主題演講
江蘇毅合捷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黃建軍在題為《增壓技術的創新應用》的演講中指出,燃料電池空壓機是渦輪增壓器技術的傳承,膨脹機的應用可以顯著增效大功率空壓機,是未來必備技術之一。“目前,從小到1.5Kw微型燃料電池系統,到300Kw系統功率電堆的空壓機,毅合捷都有適配的產品。未來,毅合捷將持續深耕增壓技術的創新應用。”
圖為蘇州瑞驅電動科技有限公司前瞻研發中心主任魏延羽博士作主題演講
蘇州瑞驅電動科技有限公司前瞻研發中心主任魏延羽博士在題為《車載氫燃料電池用高性能電驅動技術研究及進展》的主題報告中,介紹了車載氫燃料電池電驅動控制器產品架構演進以及核心技術研究進展。據其介紹,瑞驅專注于車載輔助電驅動集成產品,包括氫燃料電池核心BOP部件、電動渦旋壓縮機等。其氫氣循環泵及相關產品目前已經成為上汽捷氫獨家供應商,其他核心客戶包括國鴻氫能、國電投、濰柴等行業頭部企業,覆蓋六十多家燃料電池廠商。截至目前,其車載電驅動產品累計出貨量已超過20萬套。
圖為同濟大學戴海峰教授作主題演講
同濟大學戴海峰教授在題為《數字化燃料電池復合電源系統》的主題演講中指出,應對復合電源設計和管控挑戰,需要借助“電化學數字電源”,即通過電化學技術、電子技術,以及控制技術的數字化應用,來突破原有的電化學電源在設計、管控的技術范疇,構建電化學數字氫電電源系統。為此,同濟大學專業團隊通過數字化建模、設計、管控技術實現復合電源數字化,并能夠助力相關企業進一步提升復合電源功率、強化動態特性、優化能效、提升耐流性,并且降低成本。
圖為江蘇凌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王少華作主題演講
江蘇凌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王少華在題為《燃料電池系統環境可靠性試驗研究》的主題報告中指出,燃料電池系統環境可靠性領域存在六大痛點:國內缺少大功率氫能試驗艙、不能解決動態散熱問題、艙內溫場和流場紊亂、氫電安全隱患、無法實現姿態和變載的動態模擬、缺少多種工況模擬能力。“應對其中四大主要問題,凌氫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一是開創風動式燃料電池環境艙先河,二是提供氫安全體系化整體安全解決方案,三是開發了燃料電池冷啟動內循環系統,四是解決系統加載動態響應問題,五是穩定持續的新風供應和整艙及進排氣低氣壓模擬技術。”
圖為雄韜電源CTO陳宏作主題演講
雄韜電源CTO陳宏在題為《雄韜氫能推動燃料電池產業化發展》的主題報告中表示,廣泛的應用前景正推動氫能產業蓬勃發展。“雄韜早在2014年就開始布局氫能領域,電堆產品主要包括金屬堆、石墨堆,同時,作為革命性產品,紙電堆現在已經樣品化。”據其介紹,目前,雄韜已配套投放約45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同時,廣泛的車輛運行記錄將不斷提升其產品環境適應性、耐久性、可靠性、能量轉換效率、安全性及經濟性,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發動機產品目前覆蓋30Kw-130Kw范圍,已在開發200Kw產品,并聚焦發動機降本,雄韜希望做用戶買得起和用得起的產品。”
02
打造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專業人才“黃埔軍校”
在“產業人才需求及可持續發展”主題論壇環節,王建新表示,“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最近幾年得到了長足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是行業人才發展的不匹配。同時,由于氫能與燃料電池屬于跨領域、跨專業的學科,也讓行業企業對于具有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求賢若渴。”在本場論壇上,多位嘉賓為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人才培養獻計獻策。
圖為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教授王術新作主題演講
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教授王術新在題為《氫能與燃料電池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的主題演講中指出,當前,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鏈人才短缺,覆蓋上、中、下游各個環節。據其介紹,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以強化學生職業勝任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突出能力培養和工程應用,使學生能夠掌握氫能技術專業知識與技術技能,面向氫氣制備、儲存、運輸、加注及氫燃料電池生產與應用等技術領域,培養從事氫氣生產設備操作與維護、氫氣生產工藝管理、氫氣儲存運輸加注、氫燃料電池裝配與維護、氫能汽車動力系統裝配與維修等工作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以增強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
圖為濮陽職業技術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院長逯云杰作主題演講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院長逯云杰在題為《高等職業院校“氫能技術應用”專業建設探討》的演講中表示,濮陽等全國多地已推出“真金白銀”的扶持政策,促進氫能產業發展。在此背景下,為了培養行業所需人才,濮陽職業技術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氫能技術應用專業通過“六位一體”構建起人才培養體系。據其介紹,一是該專業建設以“校企合作”為綱,二是以“工學結合,訂單培養”為人才培養模式,三是對接氫能全產業鏈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四是具備虛實結合、開放共享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五是校企聯合編寫“任務化、數字化”的教材,六是由教授、首席技師+行業工匠技能大師和骨干組成教師隊伍。
圖為北京九州華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工信部江蘇大學新能源汽車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副院長丁文超作主題演講
北京九州華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工信部江蘇大學新能源汽車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副院長丁文超在題為《RapidECU助力燃料電池控制系統研發和產業化》的主題報告中表示,在“新四化”時代,70%的車輛創新來源于汽車電子和軟件,需要用先進的電子控制技術幫助客戶打造差異化產品。據其介紹,聚焦燃料電池電控技術,RapidECU的優勢在于快捷、安全、低成本、高質量地賦能客戶進行創新。如降低成本方面,其全自動代碼生成技術幫助重慶某車企每年節省超500萬元開發費用。目前華海科技服務超過500家客戶,在ECU快速原型開發工具用戶數量上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圖為上海漢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敏強作主題演講
上海漢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敏強在題為《氫能及燃料電池人才需求及培訓行業分析》主題演講中指出,具有全產業鏈知識的領軍人才、復合性人才、產業化人才、研發技術人才非常短缺。為了突破這一瓶頸,漢翱氫能通過搭建產教融合專業實訓平臺,構建起氫能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據其介紹,漢翱具有氫能領域完善的專業課程資源,通過氫能技術應用專業核心課程,能夠使學生了解氫能產業國家政策及國際國內發展形勢;掌握制氫技術及應用領域,氫儲存、運輸及加注技術,燃料電池的原理、技術及應用,氫能裝備的檢測與維護方法及技術,氫能動力系統的集成與控制技術,燃料電池汽車的原理與維護方法和技術,氫能綜合能源系統原理與技術,氫能全產業鏈的安全環保技術。
圖為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任力作主題演講
面對當前紛繁復雜的全球競爭形勢,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任力在題為《燃料電池行業的專利風險和應對》的主題報告中,向與會代表分享了電池行業的競爭風險及應對方法。任力對“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經營者集中申報”“行政壟斷”等電池企業關注的話題,進行了深度解讀,旨在為中國的優勢產業——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助力,保證中國企業的權益和提高全球競爭力。
本屆峰會為期兩天,26日還將分別舉行“構建氫能與燃料電池生態系統”“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創新”“氫能供應鏈創新技術”等主題論壇,敬請關注電池中國的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