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乘聯會提供的數據顯示,10月狹義乘用車終端零售完成203.3萬輛,同比10.2%,環比增長0.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7.2萬輛,滲透率達37.8%。根據業內人士的預估,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50%,2030年這一比例將達到74%,其中純電動車型的占比將超過55%。
所以說,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燃油車依舊是乘用車市場的主流,新能源汽車想要完全取代燃油車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實現。不過,隨著油價的不斷上漲,不少消費者已經對燃油車失去信心,轉而入手新能源汽車,如果油價持續身居高位,并不排除新能源汽車提前取代燃油車的可能。
不過話又說回來,除了油價在上漲外,公共充電樁的電費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多,也在呈現出上漲的勢頭。進入到今年下半年以來,不少城市的公共充電樁電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漲,漲幅從一成到一倍不等。
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公共充電樁的電費只會持續上漲,新能源汽車的用車成本并沒有廠家所宣傳的那么低,同時還要承擔電池衰減的問題。
寫在最后:
總之,新能源汽車價格未來只會越來越便宜,但想要像今年這樣突然有大幅度的下滑顯然是不現實的,只會呈現出小幅度的階段性下滑。對于有購車計劃的消費者來說,想要等一個歷史最低價入手不太可能,汽車消費者向來是“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