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推廣電動車型遭指責美國人民不領情


鋰電世界 據美國媒體4wheelsnews報道,近日,奧巴馬政府被指責政策傾斜電動車型,為解決溫室效應與美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等問題,思路狹窄,僅將電動車作為唯一方案。美國政府一再被敦促不要抓住電動汽車類技術不放,而應該專注于實現節能減排的其他途徑。
目前的疑問是美國政府為何不采用燃料電池汽車、改進內燃機汽車、壓縮天然氣汽車等其他技術來解決當前美國所面臨的問題。以下為新款的普通汽油動力車和電動汽車的對比:
以現代伊蘭特的入門級車型來說,其含運費價格約為17590美元(約合人民幣110602元)。這款車的美國環保局燃油經濟性評定為:城市油耗29英里/加侖、高速路40英里/加侖,綜合耗油33英里/加侖。據fueleconomy.gov官網稱,現代伊蘭特年均燃料開銷為1750美元(約合人民幣11003元)。
與此相比,日產聆風電動車含運費售價約為36050美元(約合人民幣226675元)。除去7500美元(約合人民幣47158元)聯邦稅收抵免,車主大約要支付28550美元(約合人民幣179517元)。日產聆風對應的燃油經濟性分別為:城市106英里/加侖、高速路92英里/加侖,綜合耗油99英里/加侖。而聆風車主每年可節省1150美元的燃油費,在9年半后可以補平與現代伊蘭特的差價。因此,大多數車主不選擇電動車的原因就顯而易見了。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一份報告已指出了電動汽車的基本問題—為了提高續航里程就會選用更大型號的電池,而成本也就水漲船高了。這份報告還指出,7500美元(約合人民幣47158元)的聯邦稅收抵免并不足以彌補電動汽車和傳統的節油車型的價格差距。該報告指出,節能減排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提高燃料稅收,因為“這樣車主會減少駕車與購車”。但從政治層面來考慮卻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