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百花齊放 混合動力技術漸成主流


鋰電世界 全球新能源汽車浪潮方興未艾,不過不同類型新能源車的命運卻正在分化。以豐田等廠家為代表力推的油電混合動力技術,在全球贏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認可和購買,而部分廠家鼓吹多年的純電動路線卻在市場上“遇冷”。
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政府以高額補貼也難以撬動純電動車銷售;這些事實表明,混合動力是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不可跨越的階段。目前業界基本達成共識,混合動力才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最為可行的新能源汽車解決方案,是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流方向。
混合動力推廣普及條件成熟
每逢大型車展,新能源汽車總是被放在最為突出的位置,它不僅代表著未來汽車業發展方向,也是每個汽車品牌研發實力的體現。所謂的新能源汽車是相對于傳統燃油車而言,是指采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種類多種多樣,一般分為混合動力汽車(又稱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車和氫動力汽車等。顧名思義,純電動汽車完全依靠電力驅動,而混合動力汽車主要依靠汽油等傳統燃料,同時配以電動機、發動機來改善低速動力輸出和燃油消耗。
為應對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環境污染問題,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國紛紛加快部署,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加快推進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同時大力發展和推廣應用汽車節能技術。
我國開展新能源汽車基礎技術研究已有近10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時代的到來,我國亦制定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戰略,這就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這項規劃在今年5月份獲得國務院審批通過,并于7月份正式對外印發。
全球來看,包括混合動力在內的各種新能源汽車都被歸類為新能源汽車,而我國只是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劃作新能源汽車,而最為常見的混合動力汽車,在國內被歸入了節能汽車范疇。
混合動力技術與渦輪增壓發動機、雙離合變速器等技術同樣被劃入節能汽車范疇,其中原因在于政府主管部門認定混合動力技術與上述技術一樣具備大規模普及推廣的條件,而不需要特別扶持。《規劃》提出,包括混合動力在內的節能汽車已具備產業化基礎,因此確定節能汽車作為當前推廣普及的對象,需要綜合采用標準約束、財稅支持等措施加以推廣普及。
相對純電驅動而言,油電混合動力技術因無需外插充電,具備較長的續航里程,且相對安全與穩定,被更早地投入到市場。混合動力車成熟的技術條件正是各國政府鼓勵發展混合動力汽車的主要原因之一。
純電動車市場化遙遙無期
主流輿論普遍認為,混合動力汽車是現階段最現實、最具有推廣價值的新能源與節能汽車。相比之下,純電動汽車由于存在多種不足和推廣障礙,短時間內很難看到大規模推廣希望。
混合動力技術是兼顧傳統與未來的技術。作為一種新能源技術路線,混合動力技術同樣具備節能減排的優勢,以凱美瑞·尊瑞這款混合動力車為例,相比傳統汽油車型,其油耗可減少32%以上,綜合工況下百公里油耗僅為5.3L,二氧化碳排放同樣減少了32%,這使得它完全符合最新國五排放標準,也符合世界上最嚴格的尾氣標準。
與此同時,混合動力汽車實現節能減排,不需要依靠充電站等技術設施,實際使用與傳統燃油車一樣,非常方便,在大規模普及方面不存在任何障礙。正因為如此,各種新能源汽車產品中,混合動力汽車是最為暢銷、最受消費者認可的車型。自1997年推出第一款此類產品至今,豐田混合動力車型全球累計銷量約430萬輛。
相比之下,電動車由于推廣條件不成熟,實際銷量非常少。2010年5月,我國在國內5個城市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進行試點,純電動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至今享受到補貼的消費者寥寥無幾。
究其原因,純電動汽車的推廣則存在諸多困難,包括技術不成熟、可靠性、耐久性、成本高、社會配套設施不健全等諸多市場化的阻礙和困難。各種跡象顯示,電動汽車的市場化普及仍然遙遙無期。(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目前業界基本達成共識,混合動力才是未來一段時間最為可行的新能源汽車解決方案,對新能源技術將來的發展路徑,業界認同了由傳統汽油汽車到混合動力再到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方向,混合動力是不可逾越的階段。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混合動力汽車都是最為主流的技術。
毫不夸張地說,未來十年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主流將是混合動力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最能夠看到希望的也是混合動力車。
技術問答
問:混合動力汽車有“雙擎”,其中汽油引擎跟常規一樣,但電池維護、保養成本會不會很高?
答:維護保養成本等同汽油版汽車?;旌蟿恿囆偷谋pB費用與汽油版一樣,無須支付額外的費用。廣汽豐田在混合動力凱美瑞·尊瑞正式上市后,針對其混合動力電池推出“8年或20萬公里免費維護”服務活動,此期間電池如若發生由制造或材料品質引發的問題,廣汽豐田將進行免費維護或更換。因此,車主在正常的使用周期內都無需為電池的維護投入費用,省心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