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投行提出幫助索尼出售電池業務


鋰電世界 據銀行業的消息人士透露,至少有3家投資銀行已向索尼提出幫助其出售電池業務。索尼正希望剝離其非核心資產,專注于振興其消費電子業務。索尼電池公司共有2700名員工,去年實現營收17.4億美元。據三名參與初步洽談的人士透露,出售電池公司,可幫助索尼削減成本,并為它帶來運營重組資金。
目前,電視機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索尼因其電視需求疲軟而備受打擊。其電視業務出現巨額虧損,索尼市值已經萎縮至100億美元以下,評級機構惠譽國際上周還將它的債務評級下調至“垃圾”級,這很可能將推高該公司的借貸成本,并使得出售旗下資產成為更具吸引力的選擇。
索尼CEO平井一夫(Kazuo Hirai)曾承諾圍繞游戲、數字成像和移動設備改造索尼,同時發展諸如醫療設備的新業務。他將裁減1萬名員工,并關閉部分工廠,出售旗下的一些資產。
一名消息人士透露,索尼能源設備公司(Sony Energy Devices)成立于1975年,其潛在買家可能包括鴻海精密和比亞迪。鴻海也在就成為另一家電視廠商夏普第一大股東進行談判。
潛在海外買家
匿名消息人士稱,盡管日元走強,對索尼能源設備公司的興趣很可能主要來自潛在的海外買家。
不過將該業務出售給國外公司也許不能為日本政府所接受,過去日本政府一直鼓勵本土生產商之間的聯盟,使得技術留在國內。松下、NEC和日立也生產鋰離子電池,不過它們的生產技術并不相同。
索尼拒絕對電池業務的潛在銷售發表評論。它生產的鋰離子電池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PC當中。索尼發言人喬治·伯伊德(George Boyd)表示,“平井一夫在4月的企業戰略公告中說過,我們將探索在電動車電池和電池存儲領域進行結盟的可能性。”
與電視業務一樣,索尼在電池業務也苦于與韓國競爭對手進行競爭。電池市場規模如今達180億美元。市場研究公司IHS iSuppli的數據顯示,用于移動設備的小電池如今占據大約60%的市場份額,超過了用于汽車和電動工具的份額。
隨著移動消費電子設備的不斷普及,鋰離子電池需求穩步擴大,但由于價格競爭嚴峻,利潤率被壓得非常的低,本國貨幣走弱的大型制造商往往占據優勢。一名從事銀行業的消息人士說,“電池業務是索尼處于虧損的多余資產的一個主要例子。對他們來說,保留該業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市場份額萎縮
正當平井一夫努力強化索尼在消費電子的優勢之時,該公司出售了一家擁有2900名員工的化學公司,可能還會賣掉其位于紐約的美國總部大樓。與此同時,它在一家美國游戲云公司和入股醫療設備廠商奧林巴斯上花費了將近20億美元。
根據東京市場研究機構Techno System Research的數據,在7月至9月期間,索尼鋰離子電池產量為7400萬,較2008年第一季度少了將近40%,當時其產量超過三星SDI(1.1 億)和LG化學公司(5400萬)。目前,索尼電池公司的市場份額為7%,遠遠落后于三星SDI(27%)、松下(21%)和LG化學公司(17%)。
索尼電池公司還為手表、小型電氣用具和光學器件生產扣式電池,在日本擁有三家工廠,在中國和新加坡各有一家工廠。它尚未進入盈利性更高的汽車電池領域。
在最近提交的監管文件中,索尼將其電池公司包括生產基地和機械設備在內的固定資產的價值定在520億日元(約合6.33億美元)。根據索尼的會計規則,資產銷售通常計入運營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