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關稅降低 面板玻璃鋰電池或受利


鋰電世界 大陸財政部17日公布2013年進出口關稅實施方案,將對784項、5大類商品調降進口關稅,是促消費、惠民生的最新政策。此外,大陸也持續對高污染性商品課征出口關稅,凸顯大陸經濟結構轉型的決心。
據大陸財政部網站公布,與臺灣產業相關性較大的降稅商品包括液晶或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的原板玻璃,電動車鋰電池等,大陸進口關稅已降至3%~8%不等。
進口關稅顯著低于最惠國待遇的民生商品,包括此前一直備受爭議的進口嬰幼兒奶粉、其它嬰幼兒食品及醬油;嬰幼兒奶粉與食品的關稅都降至5%,醬油則從28%降至15%,明顯優于最惠國待遇。
中新網報導,5大類減稅產品包括調味品、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心臟起搏器、血管支架等促進消費和改善民生的商品。
汽車生產線機器人等促進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設備、零件和原材料;高嶺土、云母片、鎢鐵、銻等能源資源性產品。
支持、優惠農業發展的產品;和支持紡織行業發展的產品,都獲得減稅。
為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推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建設,大陸2013年將繼續以暫定稅率的形式對煤炭、原油、化肥、鐵合金等產品征收出口關稅。
大陸財政部表示,本次共對780多種進口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能積極增加進口,滿足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及消費需求。關稅調整案已經大陸國務院批準,將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在大陸與香港、澳門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框架下(CEPA),對原產于港澳地區且已制定優惠原產地標準的產品實施零關稅。
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原產于臺灣的614項產品實施零關稅。
除了減稅項目,大陸也針對或將造成環境污染的產品增課進出口關稅;增列包括硒化氫、垃圾焚燒爐、生物殺蟲劑、混凝土泵車等。
調整后,大陸2013年進出口稅目總數由2012年的8,194個增至8,238個。
大陸財政部稱,此舉是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加強進出口管理及應對國際貿易爭端的需要,故對2013年進出口稅則中部分稅目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