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CSTech株式會社鋰電池干法隔膜瞄準中國市場


鋰電世界 在韓國品牌叫Selion,在江原道制造,在中國市場或許不為行業熟知的韓國CSTech株式會社,從2002年開始對鋰電池隔膜進行研究,2004年在韓國成立研發中心到至今已沉淀十年。“發明專利為干法單向拉伸的制造方法,并已在美國、日本、韓國、中國獲得專利認可。”韓國CSTech株式會社中國廣州分公司總經理河文國對鋰電世界說,“從2013年起,CSTech將瞄準中國鋰電池市場深耕細作,加大技術研發和渠道營銷,占有一席之地”。
據臺灣拓墣產業研究所統計,目前我國隔膜市場超過70%的份額被國外品牌所占據,特別是高端產品只能依賴進口。目前國際市場上的主流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以及PE和PP復合膜,其中單層PE膜生產成本較高,多為高端鋰電池隔膜產品,產品厚度也多在16微米以下,主要供應商為日本Asahi(旭化成)、Toray Tonen(東燃化學)、Sumitomo(住友商事)及美國Entek;三層PP/PE/PP復合膜強度較高,產品面向中高端市場,主要供應商為美國 Celgard和日本UBE(宇部興產);單層PP膜廠商較少,主要供應商是深圳星源、新鄉格瑞恩、金輝高科和南通天豐,產品以中低端市場為主。東燃化學和Celgard亦生產少量25微米以上單層PP隔膜產品,主要用于動力電池市場。河文國對鋰電世界說,從性價比來看,除了品質,韓國CSTech具備明顯的價格優勢,在售后服務方面,CSTech可按照客戶需求分切規格后交貨,提高交貨時間效率和技術支持。河文國介紹,“在品質上CSTech毫不遜色,我們與LG化學和比亞迪等已形成戰略合作,從品質管理技術上具備世界一流的水準。”
對于隔膜市場的未來發展,新鄉格瑞恩新能源業務經理任治國表示擔憂,與外資雄厚的技術、資金實力相比,國內企業還很弱。在目前動力鋰離子電池用隔膜主要依賴進口的情況下,若是這個行業得不到國家政策的有力扶持,5年內市場格局將不會改變。有機構統計數字表明,國內2012年全年隔膜總產量將達到1.66億平方米,而總產能將突破4.5億平方米。隨著日韓技術和產品的進一步滲透,將倒逼國內隔膜廠商提高生產技術和工藝,提高研發成本,降低整個行業的利潤率。“我們不會打價格戰,重點致力于客戶價值,CSTech希望為中國鋰電池企業創造價值。”河文國對鋰電世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