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鋰電池充電的誤區


鋰電世界 如今,伴隨著我國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電動車等行業的快速發展,鋰電池已經取代傳統電池,成為電池行業里的“新寵”。其能量密度、使用壽命、環保特性讓廣大消費者有了更多喜歡它的理由,然而,鋰電池到底是不是“萬能利器”,市民們又了解多少安全充電常識呢?為此,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調查,并從中發現了人們在充電時所存在的誤區。
誤區:電動車電量耗盡再選擇充電
郭師傅是成都天府軟件園附近一小區的保安,每天騎著鋰電電動車往返于中和鎮和工作所在的小區。
在談到充電習慣時,郭師傅告訴記者,自己平時很少注意到電量指示燈,買車之后也沒有認真閱讀說明書,“反正車子開不動了就充電。”
在記者的隨機采訪中,一部分市民認為,電動車充電電壓越高,電池電量就能充得越滿,車子行駛得也就越遠。至于超壓充電可能帶來電池鼓包、容量下降等問題,多數市民表示不甚明了。
業內人士:電池引發手機爆炸原因有三
鋰電池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是靠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轉移來完成電池充放電工作的,其過程像一個左右不停搖擺的搖椅,也因此形象地被稱為“搖椅式電池”,俗稱“鋰電”。
電池過度充電真的會引起爆炸嗎?理論上,確實有這個可能,但是在實際使用中,電池廠商已經在電池內部做好了防范措施,所以一般不會爆炸。
在成都太升南路,從事多年手機維修的秦坤師傅告訴記者,電池作為引發手機爆炸的幕后黑手原因有三:其一,可能是電池本身的原因,因為電池內部設計安全保護機制不足,導致散熱不好,存在過熱而爆炸的危險;其二,電池在被充電過程中,如果充電器電路失去控制,會使電池電壓超過4.2V后繼續恒流充電,此時電池電壓仍會繼續上升,當電池電壓被充電至超過4.3V時,電池的化學副反應將加劇,會導致電池損壞或出現安全問題,會瞬間放電產生大量電流,引發自燃或爆炸;最后,有可能是將手機放在高溫或易燃物體旁,造成電池內部短路,引起爆炸。
一位從事多年新能源汽車研發工作的相關人士在談及鋰電池行業表示可以用“亂”來概括,“目前,我國鋰電池企業生產的電池依然以應用在手機電池、電腦筆記本電池等為主,但由于這類電池技術含量低,所以能做的企業很多,以珠三角為例,就有幾萬家這樣的“小作坊”企業存在。由于很多“小作坊”生產的電池是以手工或半自動化的方式生產,其電壓不穩定,電池的穩定性也得不到保障。這種電池用在手機電池尚有風險,更別說用在電動車及其它需要用到鋰電池的電子類產品上了”。
專家支招:正確充電應“少吃多餐”
那么,正確充電方法是怎樣的?且看專家支招:首先,頻繁的淺度充放電會比深度充放電有助于延長電池的壽命,千萬不要以為充電次數多會損壞電池,這個說法對鋰離子電池并不適用。所以,好習慣是有機會就插上充電,充到差不多就拔掉少量多餐,別吃太飽。其次,應該盡量減少電池滿電狀態的時間。充滿電后不拔掉電源,會讓電池一直保持滿電狀態,雖然不會爆炸,但是會加快電池容量的損失速度。
此外,如果使用的不是原廠電池,而是質量沒有保障的山寨電池,那就很難保證電池的安全。因為他們大多不會按照規定的標準生產。出問題也在所難免。另外,選擇原廠電池或者質量有保障的大品牌電池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