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上市公司迎來全面爆發期


鋰電世界 美國特斯拉(Tesla)汽車公司最新發布的公告顯示,其Model S電動車交貨量超出預期,預期第一季度將首次取得盈利。特斯拉是全球鋰電池汽車研發的先行者,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生產的Model S電動車銷量達4750輛,超過2月份預計的4500輛的銷量目標。該消息為鋰電池電動車的擴大應用打開了想像空間。
傳統燃油汽車是目前大氣污染的主要排污來源之一,通過提高排放標準等手段只能緩解污染程度,并不能從根本上杜絕污染源頭。新能源汽車產業歷來是汽車行業乃至各國政府熱衷投資的行業,根據相關報告預測,2020年電動汽車產量將達到1314萬輛,是2010年的5.5倍。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量將會增長35倍達到140萬輛,純電動汽車產量將會達到75萬輛,增長75倍。
由于鋰是所有金屬中質量最小,電極電位最低,所以由鋰組成的電池具有開路電壓高、高能量比和容量大的特點,鋰電池一直以來都是新能源汽車廠商青睞的動力電池。由于電動汽車需要的是大功率電能,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使用上千個電芯串聯成電池組以保證能量的供應。根據相關的行業報告測算,一臺純電動汽車需要40-50公斤的正極材料和電解液,是單個手機電池耗用量的一萬倍左右。因此電動汽車行業的興起無疑將給國內的鋰電池行業帶來數十倍的需求增長。
鋰電池主要由4部分構成,分別為電極、電解液、隔膜和包裝材料。目前國內包裝材料和石墨負極技術相對成熟,成本占比不高。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材料主要是正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正極材料占鋰電池成本的40%,電解液和隔膜成本占比分別為10%和20%。目前國內鋰電池行業上市公司較多,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的公司有當升科技、杉杉股份、中國寶安、中信國安、江蘇國泰、多氟多等。
特斯拉一季度實現首次盈利充分體現了鋰電池電動汽車在剔除政府補貼外已具備商業生存能力,意味著鋰電池電動車的商業化之路走上正軌。特斯拉目前的產品定位于高端用戶群,與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的定位有顯著區別,特斯拉的成功將有助于推動比亞迪(002594)的估值進一步提升。此外松下是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新宙邦(300037)則為松下提供電解液,新宙邦或將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直接受益者。
中炬高新(600872):進軍新能源領域鎳氫電池將是長期看點
各項業務均長期向好,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貢獻主要營業收入的美味鮮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已成為可生產九大系列100多個大不同品種、擁有三大子品牌廚邦系列、美家系列和美味鮮岐江橋系列的我國重要調味品生產商。隨著其第三期產能擴張計劃的推進,預計明年調味品收入將繼續保持增長;在房地產業務方面,公司旗下的中匯合創公司已有地產項目于今年一季度動工,目前已進入預售階段,已經對營業收入有所貢獻,預計該項目對公司的業績貢獻將于明年全面體現;另外在鎳氫動力電池方面,公司的下屬子公司中炬森萊主要經營鎳氫動力電池,技術優勢明顯。由于國家已經將新能源汽車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鎳氫動力電池產品將是未來公司長期的看點。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預計公司2010年到2012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14元、0.18元和0.27元,按照最新收盤價8.86元計算,對應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64倍、48倍和32倍,維持對該公司“中性”的評級。(天相投資研究所)
華芳紡織(600273):鋰電產業或迎來盈利拐點推薦
公司現有產能為30萬錠棉紗、1億平方米仿真面料。今年以來,紗線價格大幅上漲,預計公司紗線價格同比去年漲幅在50%左右,紗線盈利能力創上市以來的最高,仿真面料盈利能力一般,二者綜合毛利率在11%左右。
公司現有低價棉儲備可用至年底,這保證了今年公司的業績。公司的低價棉來自三個渠道:前期的市場收購;競拍國儲棉所得;鄭交所期貨合約。另外,集團公司在新疆有一定的棉花儲備,當市場棉花緊缺時,集團公司會給予上市公司一定支持。
今年以來,棉花-紗線-坯布-服裝,棉產品沿這一產業鏈傳導,金融危機中部分中小型紡企停產或破產,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有所緩和,紡織企業盈利能力增強。今年十一以后,棉花價格暴漲,將進一步導致部分紡織企業的倒閉,預計2011年棉花價格將維持在高位運行,紗線、坯布等價格將進一步上漲。
鋰電池業務潛力無限。公司鋰電池業務由控股70%的子公司力天公司經營,擁有約2萬安時/天的產能。目前公司訂單量較少,產能還不能完全釋放,開工率仍然未過盈虧平衡點,預計今年仍難以貢獻盈利。在市場開發方面,目前公司產品仍主要應用于電動自行車市場,但是公司未來的目標仍是瞄準電動汽車市場。公司已經和一些汽車廠商和其他下游客戶進行接觸。我們對公司未來鋰電池業務持比較樂觀的態度,預計明年開始貢獻利潤。此外公司還計劃新增7條電池生產線,如果市場開發有所突破,未來鋰電業務將有較快增長。盡管目前力天公司業務占公司業務整體比重較小,對公司整體業績的貢獻有限,但是若未來市場開發以及產能擴張進行順利,則在未來3-5年內有成為公司主要盈利來源的潛力。
電解液業務開始盈利。公司電解液業務由子公司華天公司經營,公司控股70%,擁有5000噸/年的電解液產能。8月份華天公司已產出少量產品送下游客戶試用。目前月產量已超過盈虧平衡點,預計今年到年底將出貨約450噸,開始能夠盈利。明年能夠達到滿產狀態,將對公司業績有較大的貢獻。
業績方面預計公司2010-2012年EPS為0.34、0.63和0.75元。其中棉紡織業務的EPS分別為0.32、0.40、0.45元,給予棉紡織業務2011年20倍PE,棉紡業務合理估值在8.00元/股。鋰電池業務業績為0、0.04、0.06元。考慮該業務未來成長的潛力以及公司未來不斷增資該業務的可能性,對該部分業務可給予4元/股的估值。鋰電池電解液業務的業績分別為0.02、0.19和0.24元。按照2011年30倍市盈率,可給予5.7元/股的估值。綜合三項業務,公司股價估值為17.7元。給予公司“推薦”評級。(華泰證券高國)
南洋科技(002389):2550萬設立鋰電池材料公司
鋰電池領域的投資熱潮又吸引了一家上市公司參與。南洋科技(002389)今日披露,公司擬與關聯人邵奕興共同出資3000萬元發起設立浙江泰洋鋰電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公司以自有資金出資2550萬元,持股比例為85%;邵奕興以現金出資450萬元,持股比例為15%。公告披露,關聯人邵奕興為公司總經理助理,與控股股東邵雨田系父子關系,與公司董事馮江平系甥舅關系。
南洋科技介紹,浙江泰洋成立之后,擬建設年產1500萬平方米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1億元,資金來源擬通過子公司股東共同投入和子公司銀行融資解決。該項目達產后,預計年均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年均實現凈利潤2500萬元,項目建設期1.5年。(證券時報)
佛山照明(000541):佛山擬建基地加碼鋰電池投資
隨著鋰電池市場需求的增長,佛山照明在鋰電池新能源領域的投資步伐正在加大,公司今日公告了多項在該領域的投資計劃。
佛山照明管理層擬與其他投資方合作,在佛山高明廠區籌建1億安時鐵鋰電池的生產及集成PACK基地,由佛山照明控股.預計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投資總額2.61億元,分兩期投入.預計達產后銷售收入6.5億元,稅后利潤0.75億元,項目建設周期約8個月,項目回收周期約3.5年.目前,其他投資方尚未確定。
同時,佛山照明擬投資鋰電池正極材料.近日公司與合肥鋰鑫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簽署協議,共同發起設立青海佛照鋰電正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佛山照明以2550萬元現金出資,占51%的股份.新公司初期設計生產規模為2000噸/年,預計投資額1億元。
佛山照明還表示,公司正在與臺港必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洽談有關合作事宜,雙方將聯合其他投資方共同投資建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生產企業,鋰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并打算在電池管理系統與電動車電子控制系統解決方案等技術上展開合作,聯合其他投資方共同在佛山設立純電動汽車生產基地。
同時公布的半年報顯示,佛山照明上半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18億元,同比增加10.7%;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8081.78萬元,同比上升13.54%.主營業務收入穩步增長,毛利率基本穩定.公司股票在二季度獲得華夏優勢增長基金大筆增持。(證券時報)
天齊鋰業(002466):公司是中國鋰電池材料的領先企業
報告摘要:
天齊鋰業是全球最大的礦石提鋰生產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電池級碳酸鋰供應商。業務涵蓋了工業級碳酸鋰、電池級碳酸鋰、無水氯化鋰、氫氧化鋰等四大系列產品,其中以電池級碳酸鋰為主導產品。公司目前鋰產品總產能達9,100噸,為全球第四大鋰品生產商。募投項目完成后,綜合產能將超過1.5萬噸,規模優勢明顯。
天齊鋰業通過與澳洲塔力森公司簽訂長期協議采購鋰輝石保證原料供給。同時,通過收購四川省雅江縣措拉鋰輝石礦探礦權,擁有了亞洲最大的鋰輝石礦甲基卡的東北部分,有望實現向上游鋰礦資源業務的延伸。資源的自給保證了原材料的穩定供應,能夠有效降低原材料價格的波動風險,也為未來產能擴張與結構調整提供了原料保障。
天齊鋰業是國內電池級碳酸鋰的市場開拓者和行業標準制定者之一,并開創了業內獨特的以鋰輝石為原材料直接生產電池級碳酸鋰和無水氯化鋰等高端鋰產品的提取工藝。雄厚的科研實力保證了公司的長期競爭優勢。
憑借規模優勢、原料采購優勢以及獨特的生產工藝,天齊鋰業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產品市場競爭力。預計通過對措拉鋰輝石礦的開發,公司原料采購成本將進一步下降。
我們預計,隨著各個項目的建成達產,天齊鋰業高端鋰系列產品產能將進一步增長。同時,盈利也將有望進入快速增長期。我們的盈利預測表明,未來3年,公司的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6.7%,具有較高成長性。另外,措拉礦將于2012年之后逐漸投產,精礦原設計產能5~6萬噸,礦山產能將隨鋰品產能擴充情況逐步增加,屆時公司盈利能力將再次得到提升,盈利的高速增長有望繼續維持。
綜合相對和絕對估值法,我們得出天齊鋰業每股價值為21.02~23.93元,相當于2010年43倍~49倍的動態市盈率。預計首日上市股價區間為27.11~30.00元。(安信證券衡昆)
當升科技(300073):鋰電池正極材料領軍企業
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當升科技,股票代碼300073)是一家領先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公司自上市以來利用募集資金不斷進行鋰電池正極材料擴產。業內人士指出,募投項目竣工投產后,有利于公司行業地位提升,同時搶先布局潛力巨大的動力電池領域。
領先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
當升科技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由科研人員創業,從事新能源材料研發和生產的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從事鈷酸鋰、多元材料及錳酸鋰等小型鋰電、動力鋰電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領先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專業供應商。
資料顯示,鋰電正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的核心關鍵材料。鋰離子電池除廣泛應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和數碼攝像機等便攜式電子產品之外,近年來更是由于節能和環保的需要,以及大型動力鋰電池技術的進步,使其在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和儲能等領域的應用展現出巨大的發展前景,并給鋰電正極材料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而當升科技自2001年進入鋰電正極材料行業以來,一直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目前已成長為國內鋰電正極材料的龍頭企業之一,是國內率先出口鋰電正極材料的供應商。目前當升科技在國際前6大鋰電巨頭中擁有5家客戶,包括三星SDI、LG化學、三洋能源、深圳比克和比亞迪等公司。
業內人士指出,當升科技突破了傳統的科研模式,建立起了以顧客為導向,具備快速反應能力的研發流程,并且經過多年的持續改進和積累,建立了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的質量控制體系,表現出很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管理創新能力。
自主研發能力突出
作為礦冶總院控股的企業,當升科技從研究課題組階段就繼承了大型研究院所的科研及工程產業化的能力。公司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圍繞顧客需求來開展研發活動,并逐步形成了具備快速響應能力的新產品研發流程,即首先由市場部根據客戶的要求訂制產品方案,然后由研發部和工程部進行新產品的制備工藝設計,同時由生產部、采購部和質量安全部并行地構建配套的生產管理方案、供應商選擇方案及質量控制方案,在綜合的新產品開發方案制訂完成之后,將實施該方案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管理問題和質量控制問題作為項目任務分解到由單個部門內的成員或跨部門的成員組成的項目組來完成,由研發部統籌管理各項目開展。研發部設專家委員會,由跨部門的專家組成,負責對各項目組提供技術或其他相應的支援,最大程度地進行知識共享和整合,激發創意。在公司開發三星SDI、LG化學兩大客戶過程中,這種基于流程的快速響應能力得到了良好的發揮,成功實現公司產品進入國際主流鋰電客戶的公司戰略。
憑借公司積累的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濕法制備超細粉體材料的技術優勢,在進入鋰電正極材料行業之后,當升科技在鋰電正極材料后道火法技術方面也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公司在濕法和火法兩項技術方面的集成創新能力使得公司成為國內外少數幾家能快速推出系列化多元材料的公司之一。公司的部分鋰電正極材料產品的質量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當升科技多年來陸續取得了9項專利和多項專有技術,并被評為“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科技園區創新型試點企業”、“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和“北京市專利試點企業”。公司產品之電池級氧化鈷、高密度鈷酸鋰被國家科技部、國家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環保局聯合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高密度鈷酸鋰同時被評為北京市自主創新產品;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系列化鈷酸鋰的開發與產業化項目獲得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
持續的管理制度創新能力
研發能力的突出使得公司的質量水平領先。由于鋰電池行業存在嚴格的安全要求,國際鋰電廠商為了控制材料質量波動給產品帶來的不良影響,要求上游材料供應商必須建立嚴格的質量控制系統,并能夠生產具有高度一致性的鋰電正極材料。在開發三星SDI和LG化學兩家韓國客戶時,公司憑借著快速響應能力及持續改進能力,根據客戶要求在較短的時間內完善了質量控制系統,成為國內最早通過這兩家企業質量認證的國內鋰電正極材料供應商之一。2009年初,公司再次以高分通過了三洋能源的質量認證,并成為了該企業的正式供應商。
當升科技在質量控制方面的突出能力,一方面是由于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推行標準化和程序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自2003年以來,每年均會在年初開展全員參與的質量改善活動,按照全面質量管理(TQM)理念的要求,從原料采購、生產、產品銷售直至售后服務的全過程,對每個環節查找問題,找出質量隱患,按輕重緩急排列項目,并安排到各部門的季度工作中,進行改善活動。這種一年一度的活動,已經成為一項制度性的安排,使得公司質量管理水平得到持續提升。公司目前已經形成了以ISO9001體系為基礎,5S和TPM兩大管理方法為支柱,6西格瑪工具為補充的質量管理體系,從而確保了產品的高度一致性與穩定性。
品牌、渠道雙驅動
當升科技憑借突出的自主研發能力、先進的質量控制系統和快速的市場反應機制,已經建立了面向國際及國內主流鋰電池客戶的均衡銷售渠道。目前當升科技在國際前6大鋰離子電池廠商中已擁有5家客戶,包括三星SDI、LG化學、三洋能源、深圳比克和比亞迪,形成了優質的大客戶群。借助向國際鋰電主流客戶提供創新型產品從而不斷強化品牌優勢,公司在國內鋰電正極材料市場也建立了穩固的市場地位,并由此建立起國內、外均衡銷售的渠道優勢。這些鋰電主流客戶在動力鋰電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升科技利用已經構建的品牌優勢和渠道優勢,依靠與這些國際鋰電主流客戶的密切合作關系,未來將在動力鋰電市場取得顯著進展。
當升科技在適應經營環境的過程中對運營模式進行持續創新,并逐步形成了當前運行的運營模式:即以顧客為導向、自主研發為驅動、先進的質量管理體系為基礎,建立銷售渠道和品牌優勢,占領新材料產業鏈的高端,從而實現對上游原材料供應鏈的管理,追求與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共贏。自公司2006年開始進入國際高端市場后,建立起了國內和國外均衡的銷售渠道,公司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從而有條件實施供應鏈管理。公司首先建立了按銷售訂單鎖定原材料的制度,然后建立了從客戶出發,到公司內部工廠,到供應商再返回到客戶的全流程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管理程序,使各項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2001年,當升科技依托原有的技術優勢,決定進入市場空間更大的鋰電正極材料行業。在進入鋰電正極材料行業之后,公司抓住行業快速發展的機遇,依靠自身的研發與質量管理優勢,制定了正確的經營戰略,從2004年開始加強國際主要鋰電池客戶的開發,并通過兩年的努力成功進入了國際主流市場,使得公司站上行業制高點,然后依靠公司在國際客戶中形成的品牌優勢,迅速提高在國內市場的銷售量,形成了公司目前均衡的渠道優勢。
募集資金進一步鞏固領先地位
近年來,隨著公司市場開拓的進行,現有鈷酸鋰產能已較為緊張,對公司業務發展造成較明顯的制約作用,同時公司多元材料和錳酸鋰產品將實現由認證向批量供貨的階段過渡,對產能配置要求大幅提高,為此,公司對三種正極材料產能均進行擴產。
資料顯示,當升科技本次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20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公司此次登陸創業板共募集資金72000萬元,扣除承銷費、保薦費和其他各項上市費用6462.81萬元,此次公司募集資金凈額為65537.19萬元。較原募集計劃投資項目所需金額超募48340.28萬元。
當升科技表示,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所投資年產3900噸鋰電正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同時,公司計劃對部分超募資金做如下安排:使用部分超募資金擴建生產線及技改項目,投資總額為12234.31萬元,主要用于在新鄉分公司、燕郊分公司、海門工廠進行生產線建設,并對公司通州工廠和燕郊分公司現有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
上述技術改造主要用于在公司新鄉分公司建設年產1000噸前驅體生產線,燕郊分公司建設年產2700噸鋰電正極材料生產線,海門建設年產2880噸四氧化三鈷生產線,并對公司通州工廠和燕郊分公司現有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
據了解,當升科技在北京通州、河北三河市燕郊、河南新鄉設有三個生產基地,募集項目將在江蘇海門實施。憑借較高的研發、技術水平,公司快速發展,率先實現向日本、韓國出口鋰電正極材料,目前公司已經和國際主要的鋰電池生產企業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全球前六大鋰電巨頭中的五家為公司客戶。
募投項目竣工投產后,公司將通過擴大在現有客戶供貨量和開拓國內外新客戶等手段,較快實現新產能的消化,這有利于公司行業地位提升,同時搶先布局潛力巨大的動力電池領域。
平安證券指出,憑借公司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在業內不斷提高的品牌知名度,未來公司鋰電正極材料在小型鋰電市場占有率還將進一步提高,同時動力鋰電較快發展也為公司創造了新的更大的發展空間。(每日經濟新聞)
成飛集成(002190):公司募資10億元征戰鋰電池
本報訊成飛集成(002190)也加入了車用鋰電池爭奪大軍中。公司今日公告,擬向不超過十名特定對象以不低于9.70元/股發行1.06億股,募資不超過10.2億元,將全部用于增資控股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建設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
中航鋰電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建成后,將形成6.8億AH大容量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能力。項目建設周期為38個月。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均凈利潤為3.74億元,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前)為23.10%,項目投資回收期(所得稅前)為7.8年。
中航鋰電成立于2009年9月14日,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航鋰電總資產為1.70億元,凈資產為1.31億元;2009年度尚未產生營業收入,凈利潤為-376萬元;今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1610萬元,凈利潤為-24萬元,中行鋰電截至2010年6月30日的的評估值為3.6億元。
盡管成立時間不長,但中航鋰電大有來頭,中航鋰電為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下屬全資子公司,導彈研究院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下屬事業單位法人,導彈研究院作為中國頂尖的軍工裝備研發機構,在鋰離子動力電池領域已耕耘多年,中航鋰電生產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具有單體容量大、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等諸多優點,產品覆蓋40AH-500AH系列;同時其可為客戶量身定制動力模塊和儲能模塊,產品電壓平臺覆蓋24V-600V系列。
中航鋰電已與國內多家汽車整車廠商建立合作關系,其產品已運用于電動車、機車、儲能等民用領域及軍用電源等軍工領域。2010年上海世博會場中主要的巡游花車以及部分警用巡邏車、新能源公交車、道路清掃車和游艇均采用了中航鋰電生產的動力電池模塊。目前公司擁有6項專利,并有多項專利申請正在受理過程中,取得了包括CE、Un38.3在內的多項國際國內認證,在國內外市場具有一定品牌影響力。
增資后,成飛集成將實現對中航鋰電絕對控股,預計占全部增資完成后中航鋰電約60%股權;天津裕豐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或其管理的投資基金,擬以貨幣資金約1.55億元增資;中航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擬以貨幣資金約4500萬元增資;洪都航空(600316)擬以貨幣資金約3800萬元增資;中航工業等其他投資者擬以貨幣資金約6000-7500萬元增資。
成飛集成表示,由于政策支持,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作為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的核心組件將直接受益,相關行業也面臨良好的政策機遇和發展空間。(證券時報)
振華科技(000733):成立合資公司投資鋰電池項目
振華科技(000733)公告,為尋求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并基于對鋰離子動力電池市場前景的看好,公司決定與李樹軍共同投資成立合資公司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項目建設總投資2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500萬元,鋪底流動資金500萬元,項目建設期為一年。振華科技擬出資1980萬元,李樹軍擬出資20萬元,雙方共同設立東莞市振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項目實施。
據測算,該鋰電池項目稅前投資回收期3.89年,按達產年指標計算,內部收益率29.15%,投資利潤率19.76%。振華科技計劃,用2-3年的時間,在電動自行車、輕型電動車和電動工具市場上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形成穩定的業務規模和一只完整的動力電池產業團隊,為下一階段的產業擴張奠定堅實的基礎。(中國證券報)
杉杉股份(600884):與日方簽署鋰電池合作備忘錄
杉杉股份公告稱,為進一步推動公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的發展,公司與戶田工業株式會社、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就鋰電池正極材料制造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公司以控股子公司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為平臺,與擁有鋰電池正極材料高端技術的戶田工業和擁有全球化市場網絡的伊藤忠開展在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和資本層面的合作,擴大三元系、錳系等正極材料產品品種。
根據備忘錄,日方通過SPC(special purpose corporation,即特殊目標公司)及其指定公司對湖南杉杉進行認購增資設立合資公司。SPC及其指定公司的出資額根據湖南杉杉的凈資產價值為基礎,在最終合同中確定。根據約定,中方出資比例占合資公司出資總額的75%,SPC出資比例占合資公司出資總額的25%。在對湖南杉杉進行增資后,SPC和其指定公司可以請求將其對合資公司的合計出資比例提升至50%。通過本次合作,在目前湖南杉杉4000噸產能的基礎上,公司計劃進一步充實產品種類,增強生產能力。(中國證券網)
中信國安(000839):公司與豐田合作碳酸鋰電池業務
中信國安公告稱,公司與日本豐田通商株式會社就碳酸鋰及鋰鹽系列的下游產品,尤其是新能源應用方面的合作簽署了《合作意向書》。
根據意向書,雙方將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并就合資生產和銷售電池級碳酸鋰以及其下游新能源產業系列產品的事宜進行進一步的探討。雙方還將探討以電池級碳酸鋰為基礎的電池材料以及包括電池在內的其他產品的開發和銷售方面進行合作。雙方將就碳酸鋰銷售方面進行合作,公司指定日方為在日本的獨家代理,且向日方每年提供不低于一定數量的碳酸鋰產品。
公告顯示,日方作為豐田集團唯一的商社,以汽車相關業務為主軸,一直保持穩步成長。中信國安表示,日方與成都開飛高能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均為公司獨立合作伙伴,二者面向的銷售渠道和下游市場不同,未來將基于銷售渠道和細分市場開展產品合作。(中國證券報)
廣州國光(002045):鋰電池是觸點買入
基本結論
鋰電池業務并不是廣州國光的主業,只是配合其音響業務發展的重要輔助,但公司鋰電池業務卻依然有以下亮點:
擁有較強的盈利能力:08年實現收入58.89百萬元,毛利率達25.80%,凈利潤率更達10.80%。
較好的技術儲備:已實現薄小型電池量產,并且在2005年已研制出可用于動力車的大電池。
良好的市場定位與務實的發展戰略:充分挖掘聚合物鋰電池的薄小優勢,切入藍牙、MP3等其它電池無法充分涉及的市場,確保了其鋰電池業務的盈利能力;而務實的發展戰略也使得該業務未來發展更加扎實。
短期內,鋰電池依然是公司主業的輔助,是未來的一個觸點;
從業績上,鋰電池依然無法撼動音響代工主業的地位。
從戰略上,鋰電池目前更多著眼于現有業務的客戶基礎,以藍牙、MP3和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類電子與音響電源為切入點,發展該業務,是公司音響代工業務的一個重要輔助;
我們略微調整了對廣州國光的盈利預測,預測09~11年公司實現凈利潤108.22、136.90和170.63百萬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2.38%、26.50%和24.64%,EPS分別為0.529、0.670和0.835元;維持“買入”評級。(國金證券)
中國寶安(000009):鋰電池正負極材料的行業龍頭
公司現有房地產、生物醫藥和以新能源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三大主業,公司發展戰略目標是將來三大業務在利潤貢獻上三足鼎立。
目前資產和收入以地產為主,管理層表示09年公司通過資產加減法,減掉低效資產,聚焦和強化生物醫藥和新能源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
公司高新技術產業越來越集中于鋰電池正負極材料。已經初步打造成完整的產業鏈,在鋰電池正負極材料上擁有絕對的行業話語權。
正極材料占鋰電池的30%成本,其中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是動力鋰電池行業發展方向,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成為競爭關鍵。
貝特瑞公司是國內唯一的鋰電池碳負極材料標準制定者;也是國內唯一的鋰電池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標準制定者。
公司控股75%的天驕公司主營的三元正極材料08年銷量居國內第一,市占率30-40%,技術優勢國內遙遙領先。同時公司產業化的負極材料鈦酸鋰也已開始盈利,技術優勢國內領先。
天驕公司08年三元正極材料產量805噸,銷量665噸;09年保守產能是1400噸,負極材料鈦酸鋰180噸,正極材料磷酸鐵鋰09年6月達產,年產能是150噸。
目前天驕公司銷售額快速增長自于在通訊電子類、筆記本等下游產品中對傳統高成本的鈷酸鋰的代替。預計10年開始有爆發性增長機會。
公開資料顯示天驕公司08年銷售額1.4個億,凈利潤3500萬元;預計09年銷售額超購2個億,凈利潤大約4000萬。
公司控股55%的貝特瑞公司是鋰電池碳負極材料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龍頭,前者國內第一,市占率80%,全球第二;后者國內第一。..08年貝特瑞收購天津鐵誠公司后,碳負極材料成本下降30%,成本優勢顯著。
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采用固相法、火熱合成法,每噸成本降低到13萬,大幅下降后成本只有國際上的一半。毛利率在60%以上。
通過哈爾濱寶安公司貝特瑞擁有近10億噸適合于鋰離子二次電池用的優質石墨礦產資源,可確保原料的穩定供給。同時,貝特瑞管理層表示將在適當時候繼續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
貝特瑞研發團隊力量雄厚,在國內已經擁有40多項鋰電池正負極材料專利。公司研發還涉及納米新能源材料,特殊石墨化,人造石墨,鎳錳酸鋰、層狀氧化物、鈦酸鋰等動力電池配套材料。
貝特瑞09年碳負極材料產能是6000噸/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是1500噸/年。下游客戶非常廣泛,包括日本日立、韓國三星、國內TCL、比亞迪、天津力神、深圳中星、江蘇雙登等。
08年貝特瑞銷售額1.8個億,凈利潤3000多萬。依據產量和價格預測,磷酸鐵鋰正極材料09年預計1170噸,銷售額1.8億元;預計09年全部銷售額4-5個億,10年8-10個億,同比保持100%歷史增速。
預計09年房地產和醫藥貢獻0.41元EPS,10年貢獻0.57元EPS。初步預計08年鋰電池貢獻0.04元EPS,09年貢獻0.08元左右EPS。(國泰君安孫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