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低迷導致上海國際光伏展 門庭冷落


鋰電世界 受行業低迷及國際貿易摩擦的雙重打壓,第七屆國際太陽能產業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覽會暨論壇(以下簡稱SNEC)規模及參展企業數量均較去年有所減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從現場了解到,觀眾人氣明顯不足,不少展館門庭冷落。
部分展商向記者表示,截至目前,通過展會成功簽署訂單者寥寥,部分企業參展也僅是為了解行業動態。
展臺多數冷清
《每日經濟新聞》近日從SNEC現場了解到,2013年SNEC共有13個展館,展出面積約15萬平方米,參展商約1500家,相比2012年的17個展館、20萬平方米展覽面積以及約2000家出席企業,下滑明顯。
記者發現,除少部分展館人氣尚且不錯外,多數展館無人問津,展館工作人員不是在發呆就是在低頭看手機。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晶科技這樣的上市公司也是門庭冷落。
記者走進一家參觀者寥寥的浙江某光伏企業展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次企業來展會的共6個人,公司為這次36平方米左右的展位以及其他雜費花費近10萬元。
記者了解到,有部分參展企業為了提高并凝聚人氣,費盡了心思。最顯眼的莫過于本次展會的贊助商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其推介會上采用2014年巴西世界杯門票的抽獎手段來吸引人氣,不過活動結束之后,展廳內雖聚集不少人,大部分皆為公司自己的員工。
英利一旁的保利協鑫也不遜色,采用酒會的方式“搶生意”。中電電氣(南京)光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光伏)則由其CTO(最高技術官)親自上陣,并力邀3M等合作企業,為其新一代1500V耐高壓組件的產品進行宣傳。
個別展廳的短暫熱鬧無法掩蓋整個展會的冷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兩天展會成交的訂單也較少。
“有在談的訂單,但還沒有定下來”,中電光伏某人士告訴記者,“但你也知道,現在市場行情這么差。”
昱輝陽光相關人士向記者坦言,整個展會的成交訂單都很少,相比去年,今年展會規模下降很多,如果行業繼續這樣發展下去,預計明年的規模會進一步縮減。
金晶科技市場部某人士向記者表示,這次公司出展的目的是了解光伏行業的現狀與發展形勢,事實上由于光伏行業太差,集團已經將重心放到了建筑、建材等其他業務上。
業內人士寄望歐盟回心轉意
“2013SNEC在展出規模以及參展企業數量方面均較2012年度有所下降,多少受到了行業低迷與貿易摩擦的影響”,本次展會的主辦方上海新能源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米月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但相信光伏這樣的朝陽企業未來仍會有所起色。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也認為,隨著行業呈現更加專業化以及參與更廣泛的合作,未來的光伏行業仍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保利協鑫首席運營官SeanTzou昨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產業的供過于求,令整個行業遭遇危機,但也促成了另一個契機,即整個行業的整合,這將對行業未來的成熟與發展大有裨益。
提及歐盟近期“雙反”的最新動作,SeanTzou告訴記者,“我認為,整個光伏市場已經有回暖的跡象,但今年的亂流暗涌特別多。在很大程度上說,行業何時能夠穩定下來,還是取決于"雙反"的最終解決。”
晶科能源全球品牌總監錢晶指出,“歐盟如果執意"雙反",甚至此前傳出的征收平均47%的"懲罰性"關稅,那么將沒有一家光伏企業能吸收或愿意吸收,企業能做的就是轉嫁給歐洲消費者和歐盟各國的政府,通俗地講"羊毛只能出在羊身上"。最后的結果只能是懲罰歐洲自己。”
“歐盟的"雙反"可能令光伏市場的復蘇腳步放緩,但整個行業的發展不會因此而止步不前”,SeanTzou向記者透露,“雙反”問題還是有很大的變數,這兩天歐盟與中國雙方高層已經就“雙反”問題進行商談,歐盟可能也不會一意孤行,否則等于毀了自己的整個太陽能市場。
申銀萬國日前的研究報告分析表示,針對歐盟的“雙反”新動向,國內將會出臺政策進行應對,一方面為了救市,在歐洲市場關閉之時,必然會擴大國內市場進行對沖,減少負面效應;另一方面,對海外多晶硅的“雙反”估計也將展開,以謀求對歐盟的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