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光伏貿易爭端取得重大進展


鋰電世界 7月27日,中歐就中國輸歐光伏產品貿易爭端達成價格承諾,中歐光伏貿易爭端取得重大進展。光伏產業是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中歐光伏貿易爭端對我國能源產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意義。
首先,必須關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在全球一體化的格局下,國內能源產業發展與國際市場形勢息息相關。因此,要實現國內能源產業健康發展,就必須對國際能源市場的供求關系、能源政策、發展趨勢乃至相關國家的經濟走向、政治關系、戰爭和平等國際因素保持持續關注和靈敏反映,從而可以針對能源國際市場變化及時跟進,做出迅速反應和科學應對。
其次,必須重視國際貿易法律規則。此次中歐光伏爭端從法律意義上是國際貿易法律規則框架下的較量。世貿組織運行規則和國際貿易涉及的法律法規和規則慣例等由于條款艱澀瑣碎、牽扯國家關系、涉及主體多、國家間體制文化各異、國際利益博弈錯綜復雜等因素,即使是法律專業人士也不一定能熟練準確的掌握。但是,國際貿易爭端又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愈發頻繁,國際貿易法律規則和國際組織運行機制的掌握運用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緊迫程度。因此,要想實現能源產業的長足發展和在國際市場搶占先機,國內能源產業就必須重視法治建設尤其是國際貿易法律專業人才的儲備。盡量配備法律專業科班出身,熟悉能源生產運營,精通國際貿易程序規則的高層次法律專業人士,以便在國際貿易爭端中從容應對。
再次,必須強化產業國際競爭力。此次中歐光伏爭端共有94家中國企業參加價格承諾談判。國內企業的有效溝通和團結協作對提升一個國家能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至關重要。必須注意的是,價格不是單個企業能夠左右的,實際是一個產業整體市場水平的反映。如果出口國企業間溝通有力,目標一致,對策科學,能夠從技術進步、材料成本、管理提升、產業升級等角度找到其價格構成的合理因素,證明其價格反映了產品的正常價值,就會對進口國反傾銷措施形成有力回擊。產業國際競爭力一方面取決于企業間溝通,更需要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
最后,必須具備理性思維和長遠眼光。國際貿易爭端并非完全是壞事,需要辯證看待。以此次光伏爭端為例,也客觀反映了中國經濟形勢穩定,光伏產業迅猛發展,中歐貿易數額巨大的良性基礎;反之,如果中國光伏設備出口能力低,中歐貿易數額小,也就引不起歐盟的關注,失去了爭端的根本基礎。另一方面,通過爭議、對話和磋商,也有利于增進國家間的了解,化解不必要的成見和誤會。通過堅持原則和國家利益前提下的溝通磋商,有利于化解情緒和成見,回到合作雙贏的良性軌道。因此,必須以理性思維和長遠眼光思慮和看待國際貿易爭端,一方面重視爭端帶來的麻煩和挑戰,另一方面發掘爭端處理中帶來的契機和溝通合作空間,在國際貿易規則框架下,找到問題的癥結和利益的共同點,尋求妥善和諧的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