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變電工1.2萬噸多晶硅項目調試完成


鋰電世界 8月14日晚間,特變電工(8.43,-0.07,-0.82%)(600089)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光伏產業循環經濟建設項目?1.2萬噸多晶硅項目單線設備調試已完成,三套冷氫化裝置中的兩套裝置已調試完成,整個生產線實現平穩生產,已累計生產高品質多晶硅產品400噸。預計該項目今年年底可實現全面達產。
早在兩年前,2011年7月6日公司董事會、2011年7月22日召開的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決定由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1.2萬噸多晶硅項目。而兩年來,整個光伏產業因產能過剩及中歐光伏“雙反”馬拉松式談判而倍受關注。
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太陽能面板需求下滑,迫使世界各國政府大砍太陽能發電補助,中國面臨產能閑置及虧損的打擊。據媒體報道,目前國內多晶硅行業約有40家企業,投資額已達1000億元人民幣,卻面臨品質偏低及長期產能過剩的問題。
隨著《國務院發布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臺,光伏產品品質的要求有所提升,從上游的多晶硅到下游的組件,光伏行業將面臨重新洗牌。由于中國整頓產能過剩及落后的行業,四分之三的太陽能級多晶硅企業面臨關閉,將剩下體質較佳的企業,與德國WackerChemie及韓國OCI等對手互相競爭。
一方面國內多晶硅行業產能過剩現象已經非常嚴重,另一方面,進口多晶硅所帶來的沖擊也將長期存在。國外多晶硅廠商在每公斤20美元左右就能損益平衡,而產能1萬噸以上的中國企業損益平衡點在20~25美元,當價格跌至30~40美元時,中國多數中小型廠商便開始賠錢。
據業內人士估計,2013年多晶硅價格將持平到略有提高(每千克十八至二十一美元),全球需求預計在35-39GW,較今年早些時候預計的29GW-31GW有所提高。中國最大的生產商保利協鑫表示,多晶硅價格已經在去年底觸底,將在2013年下半年恢復。近日有消息稱,賽維LDK希望盡快恢復生產,因為暫枉損的多晶硅生產是降低運營虧損的一個關鍵影響因素。
特變電工1.2萬噸多晶硅項目現在這個時候投入生產,可謂是運氣不錯。公司方面預計該項目今年年底可實現全面達產,達產后可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