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智能終端產業如何直面4G時代到來


鋰電世界 我國是移動智能終端的生產和消費大國,隨著4G業務的不斷普及和商用,移動智能終端在商業模式及產品形態等方面具有更加廣闊的擴展空間。通過終端和移動服務促進信息消費,將成為擴大內需、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4G時代能給移動智能終端行業帶來什么
2013年5月9日,英國電信公司推出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視頻體育節目——BT體育播報。用戶只要辦理該公司的4G業務,便可免費獲得通過智能手機收看BT體育播報和ESPN電視臺體育賽事直播的權限。它表明,隨著4G業務的不斷普及和商用,移動智能終端在產品形態及商業模式等方面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與3G相比,4G技術有了諸多超越。在數據傳輸方面,4G網絡的數據傳輸速率最高可達100MB/s,遠高于3G網絡的10MB/s的峰值傳輸速率。4G網絡支持更加豐富的移動業務,包括高清晰度視頻及虛擬現實業務等,通過廣泛的4G網絡覆蓋,用戶在任何地方都可安全、方便地獲取所需移動信息服務與應用。
作為移動應用服務的重要載體,移動智能終端的產品界定和種類,將隨著寬帶數據業務的普及和用戶獲取寬帶信息方式的變化而進一步擴展。當人們正習慣于用智能手機定位、交友、導航、閱讀、游戲與視頻聊天時,智能穿戴式設備悄然而至,并開始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各大應用開發者都在覬覦這一市場的潛力。未來,將移動通信和高性能計算等技術有機結合并應用于日常生活用品中,會成為移動智能終端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
應用驅動將成為4G時代產業發展的主引擎。4G技術的商用和普及將推動移動互聯網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使移動通信服務進入“應用為王”的時代。在產品開發層面,4G網絡所提供的寬帶數據業務使得用戶可隨時隨地上傳下載移動應用服務,將促使更多廠商不斷推出特點各異的移動應用服務,以進一步占據用戶的“碎片時間”。更重要的是,寬帶數據業務的普及也將進一步推動“應用商店”平臺的普及和優化,為人們提供嶄新的應用上傳和下載方式。因此,在4G網絡普及的背景下,移動通信服務環節將呈現這樣的局面:開發者借助應用商店發布和銷售自己的應用,使用者享受簡單方便的應用體驗,平臺提供商由此創建自己的移動應用生態環境。
高速和泛在的網絡催生新的“殺手級”應用。語音通信和短信息通信,分別是第一代移動通信(1G)和第二代移動通信(2G)時期的“殺手級”應用。進入3G時代,移動多媒體成為移動通信服務的主流模式。部署4G網絡最關鍵的推動力,則是移動通信市場已逐步由傳統的話音驅動收入模式轉向寬帶數據業務模式(例如視頻業務)。直至今天,全球移動運營商創收的主營業務無一不是以話音為主,而激烈的競爭正驅使每分鐘移動話費不斷下滑,其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值即將封頂,在今后五年可能急劇下滑。短信業務也面臨類似情況。只有數據和包括視頻在內的內容業務才是未來4G業務的希望。
4G時代的移動智能終端企業能做什么
4G時代,數據b傳輸速率的提升、網絡帶寬的增加都將為移動互聯網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作為促進信息消費的重要切入點,移動智能終端產品量大面廣,帶動作用強,發展潛力巨大。一方面,移動智能終端本身就是信息產品類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移動智能終端是搭載移動通信服務的重要平臺和窗口。隨著4G網絡的逐步商用和普及,"流量消費"將被消費者逐漸接受。因此,發展移動智能終端產業也是拉動信息服務類消費的重要橋梁。
第一,推動智能終端產品功能和形態向多樣化拓展。
終端產品功能和形態多樣化是4G時代移動智能終端產品的重要特征。隨著移動計算技術的不斷演進,智能終端的概念開始逐步泛化,并逐漸向其他消費電子領域滲透,進而締造出新的智能終端產品形態。4G環境下,數據傳輸速率的不斷提升給移動智能終端擴展新功能提供了可能,因此,當智能終端產品形態多樣化趨勢與網絡傳輸高速化特點相結合后,具有新功能和新形態的移動智能終端產品就將產生。
未來移動智能終端產品在形態和功能方面將呈現兩個主要特征。一是移動智能終端產品形態更趨于多樣化。在2013年CES消費電子展上,谷歌推出了谷歌眼鏡,蘋果公司推出了具有通信功能的智能手表——iWatch。未來,4G網絡的普及將為移動智能終端產品的定義拓展提供技術支持,隨著柔性顯示、鋰離子電池以及人機交互等新興技術的不斷成熟,移動智能終端的產品更新步伐將不斷加快,新的產品形態會相繼涌出。二是符合4G技術特點的新功能與新應用將不斷涌現。如何在新業務中集中體現4G網絡高速傳輸數據的優勢,是目前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商需迫切解決的關鍵問題。目前已有不少終端企業著手開發具有自身技術特色的4G終端業務。諾基亞公司已開始加大其在數字影音傳輸技術方面的研發投入力度,旨在給終端產品在4G網絡環境下進行高質量多媒體傳輸提供技術支持。
第二,通過應用端商業模式創新激發用戶的消費需求。
作為搭載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硬件平臺,移動智能終端是用戶針對移動通信服務進行信息消費的重要窗口。一方面,用戶通過移動智能終端下載應用程序的實質就是針對軟件服務的信息消費;另一方面,用戶通過移動智能終端下載的網購類軟件進行網上購物,則從另一側面推動了信息消費發展。隨著網絡帶寬的不斷提升,以移動智能終端為平臺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將成為終端企業激發用戶消費需求的重要途徑。
商業模式的不斷推出可以激發用戶消費欲望。近年來,用戶對移動應用和內容的消費需求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在美國,“APP Store”(第三方應用商店)是用戶使用量最大的移動應用服務,截至2012年12月份,美國約有54%的智能手機用戶下載過APP。國內市場也不例外,基于APP業務的移動內容消費非常活躍。未來,移動網絡傳輸速率的不斷提升將進一步激發應用開發商的創作靈感,不斷開發出可以激發用戶消費欲望的移動應用產品,而用戶的消費則繼續拉動移動互聯網產品應用的創新。
另一種商業模式是通過應用端的商業模式創新不斷簡化用戶的消費流程。Google的一項調查顯示,約有79%的智能手機用戶會在購物時使用智能手機(包括通過智能手機對比不同商家的商品價格以及直接登錄移動客戶端進行網絡購物)。這表明移動智能終端不僅是“流量消費”平臺,也即將成為鏈接商戶與用戶的網絡消費平臺。以淘寶、亞馬遜、窩窩團為代表的網購客戶端的出現簡化了用戶網上購物流程,增加了用戶對通過移動互聯網消費的依賴。
第三,通過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加強在利潤分配中的主導地位。
在4G網絡環境下,終端與移動服務間的界限將進一步減弱,“產品+內容+服務”的軟硬件融合發展模式是未來移動通信產業發展的主流趨勢。移動智能終端作為融合產業鏈各環節(核心芯片、操作系統、關鍵元器件、移動互聯網應用等)的“硬件平臺”,理應在移動互聯網價值鏈中占據核心地位。未來移動智能終端企業有逐步獲得產業價值鏈核心主導權的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將與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環節融合發展。終端與服務是拉動智能終端信息消費的兩個重要切入點,未來移動智能終端企業將由單一的終端生產者向“終端+服務”的綜合供應商轉變。二是終端企業將通過"全產業鏈"整合優勢掌握產業核心價值的主導權。終端環節對產業鏈的把控能力將伴隨移動智能終端與移動應用融合的不斷深入而逐步凸顯,三星電子以其“全產業鏈”的競爭優勢獲得移動智能終端領域的霸主地位,未來將會有更多移動智能終端生產企業通過“全產業鏈”優勢進而把控在利潤分配中的話語權。
加快發展我國移動智能終端產業的措施建議
一是通過建立專利共享機制應對專利訴訟。建立專利共享機制,引導國內企業加強合作,通過企業聯盟、組建中國智能移動終端專利池等形式,實現專利共享。建立我國智能移動終端領域的專利防御體系,引導企業抱團應對國外巨頭的知識產權訴訟,通過收購國外核心專利,增強我國企業在專利和知識產權糾紛方面的應對能力。
二是加快移動寬帶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寬帶普及提速工程,推進城鎮光纖到戶和行政村寬帶普及服務。推進4G網絡布局建設,提高寬帶普及率和光纖入戶率。擴大公共區域無線局域網覆蓋范圍,提高寬帶接入服務質量。降低單位寬帶價格,加快用戶發展。推進“村村通”工程,促進貧困農村和公益機構寬帶普及計劃實施。
三是鼓勵面向市場和用戶的應用創新。重視應用服務、內容開發等非核心技術環節,抓住手機游戲、視頻應用、移動支付、位置服務、社交網絡等新興功能的市場需求,圍繞用戶體驗加速創新。充分利用國內信息化、城鎮化建設的機遇,大力挖掘城鄉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主打差異化戰略,在功能設計、工藝外觀、服務模式等方面與國外龍頭企業展開錯位競爭,必要時也可“讓開大路、專走兩邊”,獲取獨特的競爭優勢。引導國產行業應用程序與國產智能手機相綁定,形成終端一體化解決方案,在政府部門和大型國有企業率先使用,逐步試點推廣。
四是建立健全消費者保護的制度體系。加強信息安全立法,進一步明確終端廠商、軟件廠商、互聯網服務商、電信運營商的職責,健全網絡誠信體系,打擊竊取用戶數據等行為,提升移動互聯網信息安全的技術保障能力。支持產、學、研、用聯合研發相關技術和設備,提升對非法信息采集活動的監控、檢測能力,對未經允許收集客戶信息的行為加強治理。
五是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態。積極推進下一代互聯網發展演進,穩妥有序地發展云計算服務,繁榮移動互聯網產業。凝聚小而散的應用商店,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應用品牌。利用HTML5變革機遇,在Web應用上力爭做到國際領先。積極推動跨界融合,大力發展移動支付等跨行業業務。加快網絡文化創意和數字內容應用創新,大力發展手機視頻、手機閱讀、手機動漫及網絡音樂等數字文化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