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競購黑莓震驚手機行業


鋰電世界 聯想集團正在積極考慮競購整個黑莓公司,這是繼前一階段聯想并購HTC后,引發手機行業更為震驚的消息。如果消息為真,這也將是聯想繼2004年收購IBM旗下PC和筆記本電腦業務后,又一次對西方知名公司的收購,同時也是規模最大、最值得關注的中資企業收購西方企業的案例。
聯想考慮競購黑莓
黑莓計劃47億美元賣身大財團變數頗多,聯想在此次競購中現身,吸引了市場的眾多目光。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國聯想集團有限公司正積極考慮全盤收購加拿大黑莓有限公司,聯想集團已與黑莓簽署非公開協議,有權查閱黑莓賬目。
就在上個月,黑莓公司宣布與以費爾法克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為首的加拿大財團達成收購意向,后者將以每股9美元價格收購黑莓公司,收購交易總價值約47億美元。
這一意向收購價與分析師之前的預期基本相符。預計11月4日雙方簽署最終協議,在此期間,黑莓可尋找其他買家,但費爾法克斯享有優先報價權。費爾法克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同時也是黑莓最大股東之一。
目前正值費爾法克斯財團提出收購報價的“觀望期”,此間,黑莓將考慮是否有其他報價方案可供選擇。黑莓董事會主席芭芭拉·斯蒂米斯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重要的是,觀望期提供了一個可以考慮是否有其他更合適的方案來替代當前費爾法克斯財團報價方案的機會。”
而從今年初開始,市場就不斷傳出聯想有意收購黑莓的消息。此前不管是聯想還是黑莓,雙方都多次對傳言予以否認。雖然聯想和黑莓均未對此次消息發表評論,但顯然這次雙方態度要曖昧許多。
備戰抗衡蘋果三星
在手機行業,黑莓公司曾經大名鼎鼎——其在2000年4月發布首款黑莓智能手機,后來推出一系列頗為成功的智能手機。黑莓曾是行業先行者,但隨著蘋果2007年推出 iPhone以及后來搭載谷歌安卓系統平臺的智能手機的出現,黑莓的銷售與成長呈現頹勢。股價也從當初的每股140美元下跌至不到9美元。在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不斷被蘋果和三星電子蠶食之后,黑莓在今年8月宣布對外出售。
與黑莓相反,在個人電腦(PC)市場取得一哥地位之后,聯想自然將目光瞄準了市場規模更大、發展更為迅猛的智能手機領域。“決勝智能手機”也就成為聯想今年的主攻方向。
此前聯想首席執行官楊元慶曾透露,今后每年聯想都將推出50款智能手機新品,計劃到2016年,將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在銷售額中所占的比例由目前的14%提高至50%,成為與PC并列的支柱業務。聯想將以新興經濟體為中心開拓市場,挑戰蘋果三星。
事實上,聯想在智能手機市場的表現同樣搶眼,目前其智能手機出貨量已經超過黑莓。就在9月下旬,聯想還推出了VIBE品牌,志在海外市場和高端市場。
知名IT評論員賈敬華對媒體分析,聯想要在智能手機領域有所作為,必須有類似當年收購IBMP個人電腦業務的動作。“黑莓一方面有相當的品牌知名度,一方面有3000多項與移動設備有關的專利和專利申請,這都是聯想所欠缺的。通過收購,聯想可以一箭雙雕。而黑莓目前的市值不到50億美元,因此,對于聯想來說,黑莓無疑是個理想的收購標的。”
鹿死誰手著實難料
雖然聯想已經從黑莓處獲得查閱財務信息的權利,但這只是一個開始,不到最后一刻很難判斷出聯想和黑莓的最終決定。正如接近聯想的人士所透露——兩家企業有過接觸,但目前進展只有核心管理層知道,所以在正式消息公布前,“任何可能性都有。”
事實上,聯想“吞下”黑莓的阻力不小。從競購者看,除了費爾法克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為首的加拿大財團,黑莓的兩位聯合創始人也在考慮是否收購它。
從監管層來看,聯想想成功收購黑莓,還要面臨美國與加拿大政府的嚴格審查。加拿大投資法規定,如果境外公司對加拿大企業或資產的收購不會對國家帶來“凈利益”,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那政府有權否決這筆交易。除此之外,美國的海外投資委員會也將參與此次并購的審核。
而面對市場,聯想的動作也會讓業內不安。有分析師認為,如果收購如期完成,將會讓聯想在它的競爭對手面前具有更大的優勢。
香港新鴻基金融有限公司分析師史蒂芬·楊表示,“該交易可能會讓中興和華為等中國競爭對手感到擔心,這兩家公司都在尋求對發達國家進行市場拓展。發達國家具有更高的利潤率,并且能夠提供更大的市場。”更重要的是,聯想必須考慮收購黑莓之后,如何留住那些高端企業、政府用戶。有媒體分析,現在最令人擔憂的是:聯想收購黑莓,黑莓用戶倒向競爭對手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