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杰:磷酸鐵鋰是國內電動汽車發展的正確選擇


核心提示:中國電池網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黃學杰今表示,國內電動汽車走磷酸鐵鋰道路是正確的,未來需要解決的是能量密度問題
鋰電世界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黃學杰今表示,國內電動汽車走磷酸鐵鋰道路是正確的,未來需要解決的是能量密度問題;特斯拉汽車起火后的火勢比較嚴重,與其動力電池所采用的材料有關,其采用的是鎳鈷鋁三元材料的18650電池,該三元材料在180攝氏度以上會出現自加熱,起火后“很難控制”。
黃學杰是在14日(周四)舉行的2013年中國(宜春)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上作出的上述表示。他同時認為,國內目前電動汽車用動力鋰電池主要為磷酸鐵鋰材料,對于國內電動汽車發展來說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因磷酸鐵鋰材料到了250攝氏度以上才會出現自加熱現象。磷酸鐵鋰電池未來需解決的是能量密度問題,當然,鐵鋰材料在能量密度方面已經在不斷的提升,2010年是130Wh/kg,現在達150-160Wh/kg。
另外,黃學杰表示,錳酸鋰材料對于鋰電自行車來說是一個最理想的材料,其能量密度相對低一點,但能很好的控制制造成本。
主要的鋰電池正極材料有磷酸鐵鋰、鈷酸鋰、三元材料、尖晶石錳酸鋰等,國內涉及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主要公司有比亞迪、當升科技、中信國安、杉杉股份、國軒高科等。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