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鋰電池技術進步 混合動力車先行


鋰電世界 由于近年來美國聯邦政府、地方政府、企業及研究機構的重視,電動車領域的技術開發進展很快,與電動車相關的電子零部件在不斷改進,加上鋰離子電池技術的進步,未來電動車的駕駛性能與續航能力將會顯著提高,新能源汽車王牌--“特斯拉”的誕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電池技術引領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發展
近年來,美國在電動車技術領域穩步發展,特別是在決定電動車主要成本的電池技術方面,不斷取得進步。從1976年開始,美國的阿崗國家實驗室交通研發中心已經測試評估了4500多組電池,擁有大量動力鋰離子電池專利技術和知識產權。他們從發動機本身、能源與燃料、汽車全壽命周期都進行專門細致的研究與測試驗證。據介紹,除了頂尖的麻省理工電池材料研發團隊,他們對電池從粉末、單芯、模組到派克,建立了壽命分析模型,對開車和停車瞬間電池特性變化進行模擬分析。建有針對電芯、模組和成組的全面檢測試驗室。有些設備和檢測內容在國內沒有見過。我認為,同樣原理的電池,從材料研究、樣品試驗、產品開發到形成批量生產,再到用戶那里,具備一支高水平研發團隊、受控的源頭材料、一流的生產線、一流的管理、系統全面的檢測是生產高品質電池必要條件。
相比之下,我國電動汽車的基礎研究和試驗的全程檢測方面遠遠不夠。而且長期以來國內電動汽車的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的發展依然是技術難點。因此國內企業應加大技術研發與儲備,不能簡單依賴政府的優惠政策,因為享受慣優惠政策的企業,只要優惠政策一停,企業很可能在短時間陷入困境,只有靠自主力量生存下來的企業才能經受住市場考驗。
混合動力車先行站穩市場
美國的電動車發展戰略是混合動力車先行,在電動汽車各項技術較為成熟可以市場化后,再逐步過渡到純電動汽車階段。因此,盡管目前美國占據全球電動汽車保有量三分之一以上(2012年底美國電動車保有量為71174輛,另有電動車供電設備15192臺),但電動車銷售量在美國總乘用車銷量中所占比例僅有0.5%左右,遠比挪威、日本、荷蘭等國要低。然而,混合動力車占美國總乘用車的銷售比例則高達4%,特別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其銷量占世界總量的70%,已經完全市場化運作而不再需要政府財政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