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高新開發區電動汽車充電站見聞


鋰電世界 冬季的長春,氣溫已經降到零下20多攝氏度,偏僻地段已是人車罕至,而此時的長春高新工業開發區電動汽車充電站里,電動汽車進進出出,充電秩序井井有條,院內的積雪已經清掃到墻邊,使雪后陽光暉映的充電站顯得格外暖和。
新能源汽車工業發展的蓬勃之機
長春高新工業開發區電動汽車充電站甫一建成,高新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投資的20輛純電動公交車就開始進駐充電站。
該公司行政總監凌穎良掰著手指頭對記者說:“按照我們的規劃和發展速度,現在這個電動汽車充電站根本不夠用,明年4月,我們高新北區的充電站就要開始建設。我們的目標是至少保有4條純電動公交線路,開發區四分之一企業的班車采用純電動客車,守舊估計明年年底有150臺電動客車需要進入充電站充電。”
依托國家良好政策和地方對發展新能源工業的渴想,高新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在兩年之內成為吉林省電動汽車工業的領軍人物。
節能減排,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吉林省是汽車大省,必需在新能源汽車工業有所作為。凌穎良先容:外省大多數是出產電池或電機的廠家推動電動汽車工業,在吉林省政府的支持下,高新電動汽車有限公司作為整車出產廠家才能異軍突起。
作為電動汽車的專家,凌穎良表示:純電動汽車工業發展要靠多方推動,長春高新電動汽車充電站的建設,電網企業功不可沒,直接推動了企業的發展。
清潔環境得力于電網企業“網開一面”
孫濤是239路公交車的司機,天天跑兩個往返后,就會到充電站來給自己的汽車“充電加油”。他的身上,再也看不到以往公交司機一身油漬了。
“純電動汽車清潔環保,節能減排,給我們的可是實其實在的好處,我們天天充電的用度,比加汽油節省了四分之三,而動力機能和行駛里程都分絕不差。”孫濤一邊操縱電動汽車上的電池BMS系統(電池維護系統),一邊告訴記者,電動車電機發出的聲音也比普通公交車的噪音低了很多。
比擬之下,充電工佟冬享受的更是“白領”的工作環境——走到充電機前,插卡、操縱、記實,然后回到主控制室進行監控,他眼前的大屏幕自動顯示每一輛車的充電電壓、電流等狀態,直至車輛充電結束。良好的工作環境使佟冬成為同齡人羨慕的對象。
清潔能源的好處顯而易見,使新能源汽車這個新興市場蘊育著勃勃氣憤但愿。作為提供清潔能源的電網企業,搶占先機,占領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網開一面”助推發展,則是責之所在,義之所趨。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投資近一千萬元,積極推進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恰是開拓市場的明智之舉,也是為國家節能減排大政方針做出的切實貢獻。
延伸服務很“給力”
推動新能源汽車工業,充電站是樞紐的一環。長春供電公司借助充電站這個展示平臺,延伸服務,在推動新能源汽車工業的同時,樹立了電網企業良好的服務品牌。
充電站的正副站長,都是長春供電公司客戶服務中央的員工,在建設充電站的過程中,他們堅持全程服務,受理報裝接電的全部事宜。充電站的副站長魏宏亮說:“我們把充電站作為長春供電公司占領市場的陣地和展示服務的窗口。”
走進長春高新電動汽車充電站,整齊的供電營業廳不僅可以辦理充電繳費,在進一步完善功能后,營業廳可以實現辦理居民用電繳費、報裝接電等供電服務全部服務。充電工全部接受電力專門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國網南瑞公司安裝的充電樁使用起來得心應手,至今已為各臺電動汽車充電10000千瓦時。
不僅是對充電站建設提供貼心服務,長春供電公司在長春市四個重點開發區成立“重點項目推進辦公室”,將供電服務延伸到客戶家門口,本著主動服務、進步效率、爭取多贏的原則,對開發區及省、市重點工程提供主動、跟蹤及全過程服務。尤其在大成玉米、一汽富奧等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簡化辦電流程,開辟“綠色通道”,晉升工程建設速度,保證項目的早日投產,受到政府和客戶的一致好評,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和售電量的快速增長。2010年,重點項目推進辦共受理業務109項,容量達153730千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