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威”讓消費者遠離鎘污染


鋰電世界 2013年歲末,超威集團傳出好消息:該公司今年所有的產品全部采用無鎘內化成工藝生產。裝上“超威”動力電池的電動車,具有耐電強、無污染的特性,也讓消費者在使用時更加放心。
鎘是什么,對于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有些陌生,據報道,當水中鎘超過0.2mg/L時,對人體骨骼、內臟器官都會造成傷害。傳統工藝的含鎘外化成電池在使用過程當中失水較多,在高溫季節容易充鼓變形,使用不當和回收過程中破損產生的泄漏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嚴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近年來,鎘污染問題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去年5月,國家工信部與環境保護部共同制定頒布了《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其中不符合準入條件的第六款規定,現有鎘含量高于0.002%或砷含量高于0.1%的鉛蓄電池及其含鉛零部件生產能力應于2013年12月31日前予以淘汰。
為了讓消費者用上綠色電池,超威集團于2003年開始研發,2006年在江蘇建成內化成中試生產基地,2009年全面掌握內化成工藝的核心技術,2010年12月,《無鎘鉛蓄電池多階段內化成工藝》順利通過浙江省科技成果鑒定,認定其工藝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經過近10年的研發,通過各方論證超威集團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去鎘難題,終于掌握了無鎘內化成工藝。目前,超威集團作為行業最大規模采用新工藝生產鉛蓄電池的企業之一,整個集團無鎘內化成工藝覆蓋率已達100%,現已實現了綠色轉型。
據悉,超威集團成功研發的無鎘內化成工藝的運用和推廣,使鎘中的毒在鉛蓄電池行業不復存在,對周邊的環境有著積極的保護意義,也更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和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要求。經過多次對比實驗表明,因為無鎘內化成工藝與外化成工藝相比沒有了極板化成工序,也取消了對極板的充電、水洗、抗氧化處理和二次干燥,減化了工藝操作,因而節省了大量的工時和能源消耗,降低了勞動強度,減少了員工人數15%,降低了電池生產成本,減少了酸霧和廢水的排放量。與外化成相比,新的生產工藝可節電25.8%、節水90%,為實現零排放創造了條件,減少酸霧排放強度50%以上,大幅減少含酸、含鉛污水的排放量和處理量,不僅大大降低了企業環保治理的費用,而且有效提高了產品的一致性,使電池質量明顯提高。有人還算了一筆細賬,按6-DZM-12AH電池可減少綜合成本0.8-1元/只。內化去鎘既有利于企業,有利于環境,更有利于消費者。
江蘇鹽城經銷商李老板2005年開始代理超威電池,他感慨地說:“當年剛賣無鎘電池時,賣出10組退回5組,錢賺不到,還丟了聲譽。后來,是超威公司的技術人員給了我信心,這款產品從不成熟到近乎完美,一直賣到現在,可喜的是,無鎘電池質量越來越好,口碑回來了,錢也賺回了!安全無小事,現在誰還會心疼幾個小錢?”這些年來,他沒少宣傳這個常識,鎘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如果被人體吸收,容易積累致病。
無獨有偶,近日,一名福建廈門的消費者在詢問多種牌子的電池后,最終選購了超威電池,購買時還不忘稱贊兩句:“沒鎘好,對消費者好,對環境也好!”
多年來,超威集團堅持倡導“和合”文化,對消費者負責,對人居環境負責。在積極拓展營銷渠道、著力提高服務質量、強化品牌宣傳的基礎上,創新性地提出了“超威的發展成果與合作商共享”的雙贏理念,鼓勵合作商把超威電池的經銷當作家族可以傳承的事業來做,并制定了各種扶持措施進行引導和規范,增添了合作商做大、做強、做久的信心。2013年,超威電池銷量穩步增長,全年已突破400億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