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上牌意識淡薄


鋰電世界 經過海曙交警和區總工會努力,又有13家企業要求為近2000名員工投保電動自行車第三者責任險。昨天上午,記者跟隨海曙交警前往其中的三家企業進行投保的前期確認工作,卻發現近1600輛電動自行車中有一半多未上牌。盡管原因各種各樣,但很多人認為電動自行車上牌麻煩,所以就放棄了。采訪中,企業和市民都希望非機動車管理所能夠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
一半多未上牌
昨天上午9時30分,記者來到獅丹努集團,這家企業正要為自己的員工投保電動自行車第三者責任險。經過統計,他們共有電動自行車800輛,但可以直接投保的,也就是牌照和行駛證齊全的只有254輛。
這些未上牌的電動自行車可以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因為超標車無法上牌;一部分是合格證或者發票已經丟失,導致無法上牌;最后一部分是合格證和發票都齊全,但還未去上牌的。
類似的情況在第二站太平鳥集團也出現了。這家企業有電動自行車788輛,其中有牌有證可以直接投保的只有125輛。剩下的,有100多輛是牌證不全的,需要補辦。還有一半多是未上牌的車輛。
目前,保險公司已經上門為符合保險條件的近400輛電動自行車辦理了保險,交警部門也對這些車輛進行了貼牌管理。
車主上牌意識淡薄
不少車輛合格證和發票都齊全,是符合上牌規定的,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沒去上牌呢?
記者現場采訪了多位車主,總結起來理由就那么幾條:第一,壓根不知道或者不關心電動自行車上牌一事,因為沒人會查;第二,非機動車管理所在哪里都不知道,想上牌不知道該去哪;第三,路太遠了,電動自行車開到半路就沒電了,上牌不切合實際;第四,上班忙,不可能專門抽出時間跑一趟,而且上牌很麻煩,因為時間久了買車時給的發票找不到了,或者買的車就是二手車,根本沒發票。
上牌服務要人性化
“為員工投保電動自行車第三者責任險,這是好事,我們打算作為一項福利推廣下去。但現在遇到麻煩了,這么多人沒上牌,單個去辦肯定不現實,會影響到生產。”獅丹努集團辦公室主任洪先生說,希望非機動車管理所能夠提供上門服務,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的情況比較特殊,下面好多家子公司,分處江東、鄞州、慈溪等地,電動車集中起來上牌不現實?!碧进B集團工會的工作人員小陳說,他們也希望非機動車管理所能夠像“流動車管所”一樣,提供預約上門辦理服務,這樣他們就能以子公司為單位進行辦理。
除了企業以外,也有市民建議非機動車管理所派人到各個交警大隊駐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