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超級電池工廠造價50億美元


鋰電世界 北京時間1月13日消息,底特律車展于美國當地時間周一開幕,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ElonMusk)將出席此次展會,并發表演講。《華爾街日報》網絡版發表分析文章,對馬斯克其人進行了細致地分析。文章稱,馬斯克是一個工作狂,同時擔任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和特斯拉CEO,事必躬親。馬斯克在特斯拉獨斷專行,對產品的要求極為苛刻,與其意見不合的高管會被趕出公司。
當馬斯克這個公然對傳統汽車行業不屑一顧的特斯拉CEO周二完成他這兩年來在底特律的首次公開亮相時,特斯拉的變化將顯而易見。
自上次在底特律亮相以來,馬斯克旗下特斯拉的市值已經增長了6倍。馬斯克正努力將特斯拉年產量在2020年提升到50萬輛,在第三季度每天90輛的基礎上大幅提升。汽車巨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與特斯拉競爭,通用汽車將于周一在底特律車展上展示一輛新型電動汽車。
工作狂
馬斯克將作何回應?他表示,自己并不計劃改變當前的工作方式:既擔任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CEO,又親自掌控特斯拉的運營和汽車設計的微小細節。
馬斯克將他自己稱之為一位事必躬親的管理者,每周工作100小時,運營特斯拉的方式和2008年公司賣出首輛Roadster汽車前基本一樣。
“在產品相關的問題上,我有強迫癥,”他笑著說,“我總是看到不足之處,你們想不想要這種功能?當我看到一輛車、火箭或航天器時,我只會看到它的不足之處。我從不注重產品的優點。這可不是幸福之道。”
馬斯克將于周二在底特律汽車展上發表演講,他預計會批評大型汽車制造商沒有更為激進地應對特斯拉的競爭。他抨擊其他汽車制造商敷衍了事,只是為早期使用者開發電動汽車,而沒有努力地為大眾生產電動車型。
在創建特斯拉5年多時間后,43歲的馬斯克為了實現將油老虎(耗油多的汽車)淘汰的追求而采取的傲慢、反常規的舉措令他贏得了眾多擁簇。特斯拉目前的市值為260億美元,接近通用或福特市值的一半。通用在去年第三季度每天售出逾2.7萬輛新車,大約每5分鐘售出90輛。
超級電池工廠
特斯拉位于美國內華達州的超級電池工廠目前正在建設中,總造價50億美元。松下將向特斯拉超級電池工廠投資高達20億美元。內華達州同意為特斯拉提供13億美元稅收減免和其它獎勵措施,創下美國之最。
汽車內飾提供商富卓汽車內飾正在加利福尼亞州紐瓦克建造一座新工廠,面積相當于三個足球場那么大。富卓準備加快對特斯拉座椅和頂襯的生產,因為特斯拉已經在附近生產其ModelS轎車。
“我們決定進軍舊金山灣區,因為我們相信特斯拉正在努力做的事情。”富卓美國運營總經理山姆・科爾林(SamCoughlin)表示。科爾林計劃在今年將新工廠的員工增加一倍,包括那些從底特律挖來的工程師。
汽車產業咨詢公司IHSAutomotive發布的報告顯示,自2012年以來,在美國登記的新車中,只有0.3%是全電動車型。在這期間,特斯拉在所有電動汽車銷量中的占比超過了20%。
奧迪等巨頭發力電動汽車
奧迪高管稱,特斯拉規模的不斷壯大是奧迪開發新款緊湊型SUV車型的一個原因。該SUV一次充電可行駛300英里(約合482公里)。特斯拉計劃在2015年第三季度開始銷售新款ModelXSUV。
知情人士稱,通用新款雪佛蘭Bolt的直接目標就是特斯拉將要推出的Model3,前者一次充電可行駛200英里(約合321公里)。Bolt概念版將在周一開幕的汽車行業規模最大的年度盛會--北美國際汽車展--上揭曉。
雪佛蘭Volt是通用在2010年推出的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電池續航里程只有38英里(約合61公里),但是明年的車型續航里程將增加至50英里(約合80公里)。
一些特斯拉投資者感到緊張不安,導致特斯拉股價在過去三個月內下跌了10%以上。而通用、福特的股價以及美國主要股票指數同期實現上漲。
部分證券公司的分析師擔心,自去年4月以來,油價已經下滑了40%,這可能會影響電動汽車的需求。特斯拉股價也受到了一個擔憂的拖累,那就是ModelX推遲幾個月上市將使得馬斯克更加難以完成2020年的銷售目標。
馬斯克個人魅力
然而,正是馬斯克的堅定信念,使得投資者紛紛購買特斯拉股票,對于特斯拉從未實現年度盈利的歷史不屑一顧。對于ModelS的售價一般高于10萬美元,大約是特斯拉最初預期的兩倍,投資者也并不關注。
2014年前9個月,特斯拉總營收為22.4億美元,同比增長60%;凈虧損也從5770萬美元擴大至1.864億美元。
"很多投資者持有特斯拉股票的依據主要基于馬斯克以及他所描繪的汽車未來的愿景。"瑞銀汽車行業分析師科林・蘭甘(ColinLangan)表示,他授予特斯拉股票“中性”評級。
康天洛(CristianoCarlutti)的觀點更是一針見血。在2011年跳槽至觀致汽車擔任高管前,康天洛曾負責特斯拉歐洲運營。“特斯拉以前由馬斯克驅動,現在還是他驅動,“他說,“如果你將馬斯克從特斯拉拿走,特斯拉市值將縮水80%。”
馬斯克稱:“特斯拉肯定已經獲得了很多關注,但是公司生產的車還太少,所以效應并不大。特斯拉所能提供的價值是……作為證明一些事情能夠實現的例子。”
當特斯拉股價去年達到280美元時,馬斯克說這可能太高了。特斯拉最新代理文件顯示,馬斯克持有特斯拉27%的股份。按照上周五206.66美元的收盤價計算,馬斯克這部分股份的價值大約在72億美元。
馬斯克擁有一種特有的直率,他承認特斯拉沒有制定接班人計劃。由于馬斯克獨獨斷專行,特斯拉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
數十位現任、前任特斯拉高管在接受采訪時稱,一些高級管理人員在與馬斯克就后者堅持其做事方式產生沖突后,要么是選擇離職,要么就是被炒。
在ModelS于2012年投產期間,馬斯克在位于加州菲蒙市的工廠場地中間設立了一個辦公室,在生產出現問題時進行處理。“如果你是在打仗,你在前線的話會更好,躲在后方的將軍會吃敗仗的。”他說。
知情人士稱,在首輛ModelS交付給客戶三周前,馬斯克要求ModelS配備更大的后輪,因為他感覺這樣看起來更漂亮。這一最后時刻的改變還要求工程師對汽車的防抱死制動系統進行復雜的調整,并面臨縮短汽車可行駛里程的風險。
特斯拉工程師抗議稱,如果馬斯克使用更大的輪胎,電子供應商可能不會履行其保修責任。據當時一位在現場目睹了馬斯克作出上述決定的人稱,馬斯克并沒有讓步,工程師也照做了。ModelS的設計調整在沒有遇到障礙的情況下就完成了。
現任和前任特斯拉高管稱,很少有人愿意公開反駁馬斯克的觀點。那些與馬斯克意見不一致的人常常很快就會離開公司。汽車行業的人員流動問題尤其嚴重,因為新車型往往需要花費幾年時間進行設計,然后才能推出。
上月,特斯拉中國區總裁吳碧瑄在上任一年后就離職。特斯拉并未公布吳碧瑄突然離職的原因。吳碧瑄也沒有回復郵件或其它嘗試聯系她的方式。
“馬斯克要求極為苛刻,這種節奏是很多人適應不了的。”特斯拉前公共關系副總裁理查德·雷耶斯(RicardoReyes)表示。雷耶斯曾在2012年離職,但在他的繼任者接手工作6個月就離職后,雷耶斯在去年11月再次加盟特斯拉。在這之前,特斯拉公關部門總監位置空缺了接近兩年。
“馬斯克的要求真的很嚴,這是使命使然,他總是充滿精力,”雷耶斯稱,“他曾說過,只想要一支‘特種部隊’為其工作,不要正常人。”
馬斯克承認他要求十分嚴格,但是否認無故解雇員工。“我不喜歡解雇員工,討厭這么做,”他說,“我存在的一個問題是,炒掉員工的時間過晚,而不是過早。”
特斯拉的媒體關系大都由馬斯克親自打點,他自己寫推文或博文。上周一,馬斯克在社交新聞論壇Reddit上回答提問。他告訴讀者,自己最喜歡丘吉爾在談到擺脫逆境時說過的一句名言:“如果你正遭遇地獄般的磨難,不要放棄”。
在2009年至2012年,特斯拉的法務部門曾先后任命了三位法律總顧問。之后兩年多時間內,特斯拉一直沒有聘請法律總顧問,直到馬斯克將此前擔任他的離婚律師的托德·馬倫(ToddMaron)晉升為法律總顧問。馬倫一直是特斯拉的副法律總顧問。馬斯克將特斯拉的法律總顧問更換稱之為不正常舉動。他指出,10年來,SpaceX使用的都是同一位法律總顧問。
去年春天,在特斯拉開始在歐洲銷售汽車前,馬斯克炒掉了該地區的銷售總監。去年夏天,特斯拉日本和香港負責人也被解雇。
蘋果前高管喬治·布蘭肯希普(GeorgeBlankenship)在加盟特斯拉時負責零售店的設計,但是在職責被削弱后,他在2013年從特斯拉離職。布蘭肯希普沒有回復置評請求。
特斯拉總工程師在ModelS推出數月前就已經離職。馬斯克還炒掉了ModelX底盤設計總工程師,并在當時表示是該工程師要求辭職的,因為“該職位不是很適合他”。特斯拉在宣布兩位工程師負責人離職后,公司股價大跌17%,但隨后反彈。
幾位特斯拉內部人士稱,多年來,馬斯克一直在斷斷續續地為公司尋找一位COO,后者將是公司的“二把手”。知情人士稱,馬斯克接洽過的外部人士包括日產汽車前首席策劃官(CPO)安迪·帕默爾(AndyPalmer)。帕默爾在去年9月跳槽至阿斯頓·馬丁擔任CEO。
特斯拉首席技術官JB・斯特勞貝爾(JBStraubel)、首席設計師弗蘭茲·范霍爾茲豪森(FranzvonHolzhausen)、商業開發主管迪亞姆德(DiarmuidO’Connell)以及CFO迪帕克·阿胡亞(DeepakAhuja)已經在公司供職至少5年以上時間,被視為與馬斯克的關系親密。
但是他們都不大可能取代馬斯克。馬斯克已經表示,他將至少再繼續擔任特斯拉CEO4年或5年時間。
一位近期參加了特斯拉面試的人士稱,特斯拉常常會棄用那些擁有太多汽車行業經驗的求職者。在面試環節中,該人士被告知,特斯拉將簡歷上的大量在通用汽車供職的經驗視為大忌。特斯拉沒有錄用這位求職人士。
曾經供職于特斯拉的人士稱,馬斯克的野心和愿景鼓舞人心,但這一進取心十足的企業文化也讓人筋疲力盡。
特斯拉前工程師布雷特・福斯特(BrettFoster)表示,部分特斯拉經理也嘗試過模仿馬斯克的“永不說不”的做事風格,但無法像馬斯克那樣靈活。“我很不適應特斯拉的文化,離職后感到十分愉快。”福斯特稱。他現在供職于三星電子。
曾在2008年至2010年擔任特斯拉CFO的賴安·皮普爾(RyanPopple)表示,馬斯克殘酷無情的完美主義推動特斯拉達到了今天的高度。皮普爾現在擔任電動公共汽車制造商Proterra的CEO,他還記得當時馬斯克要求特斯拉搞清楚如何為ModelS生產鋁制車身面板,而不聘請外部供應商的情景。
這一過程技術難度很高,很棘手,而且花費昂貴。“他是屋子內唯一認為這是個好主意的人,”皮普爾稱,“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當時都不知道如何去做。”但馬斯克說:“我們必須實現。”
特斯來如今在自己的工廠內生產所有需要的鋁制車身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