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拋棄老本行 專心做汽車


這家公司正在打算將子公司深圳市比亞迪電子部品件有限公司(簡稱電子部品件)100%股權出售給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合力泰)(SZ:002217)。這次交易的目標資產交易價格將不高于23億元:其中75%為對價股份數1.79億股,每股9.64元;其余25%為對價現金5.75億。
比亞迪要出售的電子部品件成立于2005年,注冊資金4億元,其經營范圍主要包括:抽油煙機等日用電器的研發和銷售,鋰離子電池及相關組件的技術開發和銷售,鎳氫、鎳鎘等其他電池的生產銷售,液晶顯示器及相關附件、3D眼鏡、手機零部件、攝像頭模組和掃描儀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交易完成后,比亞迪及下屬子公司將不再進行柔性線路板、液晶顯示模組、攝像頭模組產品的生產及加工業務,公司與電子部品件不存在同業競爭。比亞迪的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將涉及到委托電子部品件加工或向電子部品件采購。
比亞迪稱,此次交易的目的是“強化集團的戰略聚焦,加快集團的業務轉型升級,優化集團的資產結構和資源配臵,推動集團集中資源發展核心業務,有利于促進集團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長遠發展”。在今年年初的一次券商電話會議上,比亞迪稱,手機電池業務不屬于戰略發展方向,但是有很深厚的技術和客戶積累,找了一個戰略合作伙伴,是比亞迪和合力泰的共同聚焦,實現雙贏。
電子部品件所涉及的二次充電電池業務和手機部件及組裝等業績近期以來大幅下滑。比亞迪2014年財報顯示,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在2014年的營業收入相比上年同期減少了0.97%,但營業成本卻比上年增加了3.69%,毛利率比上年同比下降了4.07%;手機部件及組裝等業務在2014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加23.86%,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3.26%,收入和成本增幅相當的情況下,毛利率只比上年增加了0.43%。
分析人士認為,這部分利潤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電池生產和手機制造屬于勞動密集性產業,而電子部品件所在的深圳地區勞動力成本增加。
但對于合力泰來說,電池和手機業務卻是其營收的重要支柱。這家最初以化工業生產為主業的公司因2012年和2013年連續兩年凈利潤為負值在2014年4月份起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特別處理,2014年3月,該公司通過重組購買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公司主營業務逐漸由化工行業轉向電子行業。之后,合力泰通過收購和戰略合作,業務范圍擴大到智能穿戴和手機配件生產等多個領域。由于主營業務的結構調整,合力泰在2014年凈利潤才由負轉正,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電子部品件的客戶包括三星、蘋果、諾基亞、HTC、惠普等國際品牌,以及華為、步步高、聯想、TCL等國內領先的電子產品制造商。對于在此方面實力還不是很強的合力泰來說,收購電子部品件之后即可加入這些知名品牌的供應商體系,甚至在未來可以將合力泰現有業務納入到該供應商體系中。
不過,界面新聞未獲得關于比亞迪繼續出售旗下其余手機及其它消費類電子產品零部件業務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