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集團將太陽能電池國內生產計劃增加150MW


鋰電世界 日本松下集團決定在2015財年(2015年4月-2016年3月)將太陽能電池國內生產計劃增加150MW,這樣松下集團太陽能電池年度總產量將突破1GW。
松下集團曾宣布將擴大國內太陽能電池和模塊生產規模來滿足日本日益增加的屋頂光伏發電需求。據悉,松下集團今年將共計投資95億日元(相當于7800萬美元)在島根縣和滋賀縣分別建一座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和一座模塊生產廠。
目前,松下集團HIT太陽能電池的產量是每年900MW,其中300MW是在馬來西亞生產,600MW是在日本國內生產。今年新增的投資將增加150MW的日本國內產量,這樣日本國內產量在2015財年將達到750MW,而松下集團的年度總產量將超過1GW。
松下集團自主研發生產的HIT太陽能電池是一種由單晶硅和非晶硅組成的異質結構電池。該電池在研發層面的轉換率已經達到25.6%,在批量生產層面的轉換率是22.5%。由于該電池在單位面積(每平方英尺)的轉換效率要高于普通太陽能電池,因此對于日本有限的屋頂空間來講是十分具有競爭優勢的。
松下集團對于生產業務的分配是太陽能電池國內生產之面對日本國內市場,尤其是500kW以下的家用屋頂光伏發電系統;而馬來西亞生產的模塊則面向海外市場。
此外,隨著國內產量提高以后,松下集團決定逐步淘汰外包業務。據悉,松下集團把多晶硅太陽能板業務外包給一家歐洲原始設備制造商,這樣可以得到大批量物美價廉的光伏板來滿足日本政府提出的“百萬光伏”項目。據松下集團統計,2014財年外包生產業務的銷售額占集團整個太陽能板銷售總額的18%左右,但是隨著集團國內生產量的穩步提升,外包業務將逐漸被淘汰。
2012年7月,日本政府開始實施上網電價補貼政策來刺激國內可再生能源發電市場。據日本政府2015年1月統計結果顯示,日本政府已經審批通過71GW的光伏發電裝機,其中16.2GW已經裝機發電。上網發電補貼政策主要是針對大規模光伏發電系統,就是日本政府所謂的“百萬光伏”計劃。
但是,隨著稅率下降以及大面積的土地越來越稀缺,日本國內的光伏發電的需求投資已經從大面積的光伏發電系統轉向屋頂光伏發電系統。松下集團認為“凈零能耗”住宅和寫字樓在日本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日本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在此方面的積極性非常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