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是手機續(xù)航能力,出去玩也好,在家玩也罷,手機總有沒電的時候,那么問題來了,手機電池容量和快充技術(shù),我們更需要的是哪個?
有的企業(yè)在不停的研究快充技術(shù),就比如OPPO,其最新的黑科技快充技術(shù),15分鐘就可以充滿一部手機,也真是沒誰了,而金立的目光則是放在電池容量上,硬是把電池容量提升到了5000多毫安,同樣也是沒誰了!
目前來看,手機電池一般用的是鋰電池和鎳氫電池。手機電池由三部分組成:電芯、保護電路和外殼。當前手機電池一律為鋰離子電池(不規(guī)范的場合下常常簡稱鋰電池),正極材料為鈷酸鋰。標準放電電壓3.7V,充電截止電壓4.2V,放電截止電壓2.75V。
那么回到我們上邊說的問題上,對于手機電池容量和快充技術(shù),我們更需要的是哪個?編者想說,這個還要看情況。
加入你是著急出門,當然還是快充技術(shù)給力了,但若是出門游玩,大容量電池則必不可少,要不然拍照拍到一半,手機沒電就尷尬了,不過也不用著急,帶一個充電寶就夠了!
再來看一下和充電有關(guān)的知識,你真的會正確地給你的手機充電嗎?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過充、過放和短路會嚴重損害電池的性能,并有可能導(dǎo)致使用風險。為此,手機電池中一般有一塊細長的保護電路板,用來預(yù)防這些風險。
目前,鋰離子電池沒有記憶效應(yīng),但有惰性,長期沒有使用可能有鈍化現(xiàn)象,沖放幾次可以恢復(fù)最佳效能。所以即使不用的手機,也要經(jīng)常去充放電。(剛想到家里還有一部手機放了好久沒用了,回去一定要先充電)
還有就是不要將電池暴露在高溫或嚴寒下,像三伏天時,不應(yīng)把手機放在車里,經(jīng)受烈日的曝曬;或拿到空調(diào)房中,放在冷氣直吹的地方。當充電時,電池有一點熱是正常的,但不能讓它禁受高溫的“煎熬”。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最好是在室溫下進行充電,并且不要在手機上覆蓋任何東西。
寫在最后:前幾天還有人說手機最大的敗筆就是電池,因為理想中的手機是不用電池就可以隨便玩,隨時玩,但目前來看好像還不太可能實現(xiàn),不過還是要相信科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