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網絡投入1億元改造兩輪電動車快遞筐


鋰電世界 在快遞電動三輪車在多地遭遇限行的大背景下,如何發揮電動兩輪車的潛能成為快遞業探討的重點。
菜鳥網絡日前宣布,將聯合天貓投入1億元,今年內陸續給全國10萬快遞小哥換置一種新型標準快遞筐。首批4300個本月將在上海投入,申通、圓通、韻達、百世4家快遞公司率先使用。
這是繼去年“雙11”菜鳥聯合6家快遞公司在北京統一快遞車形象后,快遞企業再次結盟統一快遞末端配送工具。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該款適用于電動兩輪車的快遞筐與市面上常見的外賣配送筐等從外觀上看區別不大,不過安全等細節方面更合規定。新型快遞筐結合二輪車的特點設計,長寬高都在標準范圍之內。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細則》第七十一條,電動自行車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1.5米,寬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車把0.15米,長度前端不得超出車輪,后端不得超出車身0.3米。阿里研究院專家粟日表示,根據該規定,目前很多在路上行駛的快遞車是存在違規風險的。
新型快遞筐設計也更科學實用。根據快遞員工作特征,快遞筐設計了很多貼心的小細節,如快遞筐體中的配件布袋整體采用防雨布料,雨天可以直接蓋上;為了讓惡劣天氣情況下或者夜間送件的快遞員增加安全保障,布袋周圍加了一圈反光帶;根據快遞員日常習慣,還在快遞筐一側增加了“文件袋”的設計,方便快遞員拿文件及存放面單等。
此外,筐體上有一些特殊的鏤空設計。據了解,這些鏤空在保障筐體強度的同時,為每個快遞筐減少了1.6公斤。同是,筐內防水布拿出來就是一個大背包,快遞員可以背著進樓送包裹,內側的小隔層可以方便地存取文件和快遞面單。
其實,電動兩輪車標準快遞筐的推出與近年來電動三輪車的限行有直接關系。就在今年3月,深圳地區爆發了堪稱史上最嚴的電動三輪車整治運動。目前,深圳市除備案車輛外,已全面禁行電動三輪車,并推動快遞業使用電動兩輪車。
此外,包括北京、呼和浩特、鄭州等多地均出現過快遞電動三輪車(兩輪車)整治事件,安全問題是整治電三輪(兩輪)的重要因素。而在推廣電動兩輪車過程中,兩輪車缺乏合適裝備、裝載量小一直為行為所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