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電源質量隱患多


鋰電世界 外出旅行,手機沒電了怎么辦?很多人都會選擇隨身攜帶一個移動充電器。雖然很方便,但因它引發的事故也頻頻發生。近日,上海質監部門對市場上的移動充電器進行抽檢,結果有6個型號被檢出存在安全風險,其中3個型號在測試中起火,一款起火后還發生了爆炸。本報記者走訪發現,這六個型號涉及的品牌有四個是沈陽常見銷售品牌。
走訪市場
6款不合格品牌4款沈陽有售
昨日,記者在三好街多個數碼商城走訪發現,被曝光的6款不合格移動充電器中4個品牌在沈陽可以買到。各個店鋪貨柜上擺滿了不同品牌、不同規格的移動充電器,每個店鋪少則5個品牌,多則近20個品牌。
記者仔細觀察20多個品牌的移動充電器發現,在產品及外包裝上僅一款產品印有3C認證的標志,一店鋪店員表示,產品有防偽碼,認準品牌就沒有問題。而另一家店鋪店員則稱,價格越高質量越可靠。
業內人士透露
移動充電器市場山寨吃香
“現在移動電源市場就像以前的手機市場,品牌很多,山寨貨最吃香。”在三好街成大數碼城從事數碼產品銷售8年的王先生透露,有些雜牌子移動電源在內部電芯和傳輸介質上采用極低劣的材質,沒有安全保護設置,會導致充電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熱能。發熱量大、散熱不好、傳輸介質老化會在電流突然增大減小時燒壞設備,甚至電源發生爆炸。
王先生還透露,移動電源虛標容量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充電量5000毫安的移動電源標成8000毫安是常事,但兩者成本相差數十元,消費者不仔細檢驗很難區分。虛標容量雖然沒有安全方面的隱患,但卻是蒙騙不懂行消費者的慣用伎倆。記者花55元購買了商家推薦的一款電池容量2500毫安的移動電源。在為2100毫安的手機電池充電時電量達到81%,充電寶的電量已耗盡,連商家所說的一次充電都未完成。
標準缺失
門檻不高廠家偷工減料
“移動電源生產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王先生告訴記者,移動電源是近年新型產業,市場需求量大、利潤高,各電子廠家都蜂擁生產,門檻不高直接導致了移動電源行業魚龍混雜。王先生介紹,移動電源就是利用電池蓄電的原理,主要用電芯、電路板、外殼進行組裝。電芯主要是鋰電池和聚合物電芯兩種。“雖然就差幾個字,但安全性能千差萬別,價格也不一。”王先生透露,聚合物電芯價格從數10元到100多元都有,但一節鋰電池價格不到10元。“其次是電路板的好壞”。有的移動電源動不動短路、燒壞了,基本都是電路的問題。王先生告訴記者,為以低價吸引消費者,一些生產廠家就在外殼、線路板和電芯三方面偷工減料,同一款移動電源價格不一的原因就在于此。
記者查閱3C認證目錄發現,目前3C認證目錄主要包含兩類電源適配器產品,一種是音視頻設備配套的電源適配器,包括充電器和放電器;另一種是計算機內置電源及電源適配器、充電器,均沒有包含移動電源充電器。質量檢測研究院質檢業務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移動電源是新興產品,目前沒有統一的移動電源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這是導致電源市場亂象叢生的根源,移動電源產品的風險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