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稱寶馬、特斯拉不宜獲得新能源補貼


鋰電世界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北京市政府正在研究對進口純電動汽車放開牌照。媒體甚至還引述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的透露的消息表示,“主要是將進口純電動汽車納入新能源汽車搖號的政策中,該牌照支持政策很快就會對外公布。”
非常巧合的是,美國特斯拉公司的CEO馬斯克被媒體報道稱,在5月29日與北京市市長有過會談。如果消息為真,那么肯定與特斯拉進入北京市市場有關。
此前還有消息說,寶馬汽車正在與中國普天集團旗下的普天新能源合作,在北京建設自己的公共充電網絡,2015年將在北京建設200個充電樁。
顯然,寶馬也在為積極進入北京市場做各種各樣的準備。
對于消費者來說,寶馬與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車進入北京市,乃至整個中國市場無疑是值得高興的,因為中國的消費者又多了一些新能源汽車產品的選擇。
但是,從政府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角度,寶馬、特斯拉進入中國的政策要有所區別對待具體。
首先,是需要放開這些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準入權,即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準入權。寶馬、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車都應該被作為新能源汽車對待,都應該享受到新能源汽車的許多待遇,比如北京市實施的不限行的措施。
其次,特別重要的是,寶馬、特斯拉這些豪車品牌唯一不能享受的到的權利,就是政府的補貼。
之所以寶馬、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不能享受補貼,并不是因為這些新能源汽車都是外資產品。中國不應該歧視外資,只要這些新能源汽車對大氣污染的改善有好處,就應該支持。
但是,新能源汽車補貼卻不能一視同仁。其中的原因是:
寶馬、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車不僅僅是新能源汽車,同時還是豪車,而豪車本身所具有的品牌溢價能力超過一般品牌,其中許多技術與性能也與新能源無關。
而且,寶馬、特斯拉新能源汽車的車主的價格敏感度較低,這些車主相對而言,更能承受新能源汽車帶來的成本費用的增加,它們之所以購買寶馬、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車,并不是看中了補貼有多少,而是看中了寶馬、特斯拉的品牌力背后的品牌形象。
第三,寶馬、特斯拉對于大氣污染的平均貢獻度相對較低。因為這些豪車品牌本身的價格相當于配圖新能源汽車車輛價格的至少兩三倍,而他們帶來的大氣污染的改善度卻無太大差異。
假如給予新能源汽車補貼,就會形成財政補貼資金在促進大氣污染效率方面的下降。因為,同等的補貼額度,帶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的增長會有很大差異。
中國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改善大氣質量,而要獲得新能源汽車市場更大速度的增長,就必須將補貼資金更多應用到中低端新能源汽車產品上。因為這些中低端新能源汽車產品本身的價格彈性比較大,相對高端品牌的新能源汽車,數萬元的補貼,更容易引發消費者的購買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