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多在城鄉接合部中心城區買家不多
在雷丁汽車專賣店,店員向齊魯晚報記者出示了購車者的發票,記者發現購車者大多數住在齊河、濟陽,或者是在王官莊、黨家莊等城鄉接合地區,城市中心區的購買者并不是很多,十多位購車者中,只有兩位在市中心,一位地址在黑虎泉附近,一位家在燕山小區。該銷售人員介紹,雷丁電動汽車以二級經銷商銷售較多,比如在齊河、濟陽的經銷商。
而銷往市區的則以樣式時尚、小巧玲瓏的電動汽車為主。比如大陽電動汽車,店主常先生介紹,大陽電動汽車一開始是園區觀光車,主要應用在公園、旅游景區或者比較大型的社區中,但是現在市區堵車嚴重,停車位又很難找,不少年輕人也開始選擇這種小巧玲瓏的汽車作為代步工具。
山東省內某知名低速電動汽車生產廠家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型電動汽車的產銷量,山東省可以占到全國的一半左右。光是2016年前三個月,山東的小型純電動車產量已經超過10萬輛,同比增長了50%以上。
該工作人員介紹,對這類小型電動汽車的市場需求,源自三四線城市居民出行交通工具的升級。“他們的出行方式由原來的摩托車,升級換代為現在的小型電動汽車,更加方便和舒適。”該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區域居民的出行半徑較小,低速汽車基本就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只要充電8個小時,差不多可以行駛150公里,每周充一次電,就基本能保證出行。”
目前省內僅5市允許小型電動車掛牌
盡管低速電動車的市場廣闊,但是其身份總是“不正”。“我還是不大看好這種四輪電動汽車,交警不查還好,一查一個準,花好幾萬塊錢買個車回去,不敢上路,只放在家里看著嗎?”在山東摩托車大世界,一名前來購車的老人擔憂地說道。
一些銷售廠家表示,只要開車不違規,交警一般不查,但是也有銷售人員也表示,現在國家政策不明確,在城市中上路確實需要謹慎一點。“特別是濟南歷下區,最近就曾試點檢查電動汽車,想要買這種低速電動汽車還是要謹慎一點。”一家電動汽車銷售人員說。
2012年7月9日,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在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主攻目標的同時,也首次明確強調“低速電動車不屬于新能源汽車”,因為其“無法達到機動車安全標準,不具備對于新能源核心技術的支持”。這樣一來,低速電動車不能取得國家核準的機動車牌照和駕駛證,《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針對機動車駕駛員違法行為的處罰細則,在面對低速電動車上路時,也往往處于監管“失靈”狀態。
鋰電池廠商在山東,2012年開始,德州、聊城、淄博、濰坊、濟寧5個市作為小型電動車試點城市,購買小型電動車可掛牌上路。
2014年,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制定了山東小型電動汽車行業標準,正式對山東小型電動車企業進行準入管理。首批有9家企業獲得準入,準入企業可在試點城市進行掛牌管理。不過在其他地市,這種低速電動汽車上路仍然不合法。
盡管身份尷尬,低速電動車的生產和銷售一直呈現高速增長的狀態。為此,2016年4月,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在其官方網站上正式對《四輪低速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的標準項目立項公開征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