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以來,連續7年,深圳每年安排5億元用于支持新能源產業各領域的科技研發、裝備制造、開發、推廣應用及產業服務等。專項扶持計劃方式共四種:產業化項目扶持專項(股權資助、貸款貼息)、產業化項目扶持專項(貸款貼息)、市級工程實驗室組建和提升扶持專項、國家/省級項目配套扶持專項(直接資助)。
深圳市發改委能源與循環經濟處處長李鐳此前表示,高技術產業化項目資助額原則上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新能源產業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項目的資助額原則上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國家和省級研發和產業化項目的配套資助原則上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1500萬元。
廣東社科院綜合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煥對記者表示,深圳新能源供給比例在全國領先,核能、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開發規模逐步擴大,能源結構不斷優化,新能源產業產值今年預計能完成目標,未來隨著產業規模壯大,服務體系完善,深圳極有可能成為新能源之都。
多家當地上市公司迎利好
根據《深圳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到今年底,新能源發電裝機總規模達到840萬千瓦以上,占全市總裝機規模的50%以上;儲能電站總裝機規模100兆瓦以上,建設若干個風電示范項目;薄膜太陽能電池年產能2000兆瓦以上,太陽能熱利用建筑面積1600萬平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車年生產能力20萬輛;年替代傳統能源1500萬噸標煤以上,相應減排二氧化硫1.3萬噸、氮氧化物2.8萬噸、二氧化碳2500萬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