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商務參贊陳林指出,“一帶一路”給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對于汽車行業來說,是走出去的發展契機。總體來說,“一帶一路”建設將加速中國汽車企業走出去。2016年,中國品牌汽車出口總量為70萬輛,相較當年1400萬輛的中國品牌產銷量而言,這一出口規模并不大。他認為,借勢“一帶一路”,中國品牌汽車未來的出口形勢將一片大好。
提及汽車出口,近年來,奇瑞深耕“全球價值鏈”,國際化能力顯著提升。2016年,奇瑞汽車共出口88081輛;今年前4個月,奇瑞延續了去年的迅猛勢頭,累計出口新車34190輛,同比增長25.5%。其中4月單月汽車出口量達10030輛,同比勁增58.2%,環比增長11.1%,遠超市場平均增幅,連續14年獲得國內汽車企業出口銷量第一。
同時,面對“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副董事長、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高西慶呼吁中國車企應尊重當地市場,不要盲目用錢敲開大門。由于對海外市場法律社會的認識不夠深刻,高西慶覺得中國車企在海外“付學費的狀態還在持續”,中國汽車要真正走出去就要好好研究海外的法律。奇瑞汽車國際公司執行副總裁杜維強也指出,中國品牌汽車在策略上要先謀后動,在思想上對國際市場形勢和風險要有充分思想準備,對國際市場要耐得住寂寞。
新能源的新機會
當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如何?未來的政策方向將走向何方?補貼逐漸退出之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又將呈現哪些特點?在本屆全球汽車論壇“環保技術和新能源汽車:前景、機會和挑戰”專題研討中,各方與會嘉賓就上述話題進行了交流。
面對汽車產業的整體變革,長安汽車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副院長、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蘇嶺坦言,汽車企業的挑戰會越來越大,尤其對于傳統車企而言,必須在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之間做好發展比重的平衡。除此之外,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商業模式以及成本控制,也是當下新能源汽車發展要面臨的挑戰。
在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忠看來,傳統車型的壽命,取決于新能源車技術的研發速度,雖然這個市場很熱,但新興車企一定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時刻鞭策自己、堅持創新、保持緊張。
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云度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林密表示,當前汽車市場,消費者如果愿意接受一種新能源驅動的汽車時,其實并不介意會選擇一個新的品牌,這就為造車新勢力打開了一個窗口期,“所以,我認為新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更容易躍出龍門。”不過,愛馳億維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谷峰同時也表示,雖然機遇在這里,但新能源智能汽車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生產環節供應鏈需要得到保證,銷售環節需要有更多創新,即使賣出去,充電、使用、售后環節都還需要更多的完善,這些都是需要新興車企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遠的視角去看待、去解決的問題。
鋰電池廠商從第一屆全球汽車論壇成功舉辦至今8年時間,全球汽車銷量從6000多萬輛到了9000多萬輛,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一銷量大國,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汽車市場也從高歌猛進回歸到微增長的新常態。“在中國,由于有技術和市場的雙輪驅動,加上國家政策和國家經濟的加持,這使得中國在新一輪汽車產業變革中有實現引領的可能。”王俠在開幕式致辭中的這句話,無疑為中國汽車業未來的發展做了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