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棉花短絨變身電池原料
小小的棉花短絨,居然可以成為制造電池的原料,還能吸附化學試劑。最近,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所資源化學研究室研究員張亞剛帶領的研究團隊就以棉花短絨為原料,設計開發了新型碳纖維和功能型氮摻雜多孔碳材料。
傳統的碳材料制備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還伴隨著環境問題。最近,團隊又以棉花短絨為原料,經纖維素氨基甲酸酯、溶液配制,碳化、活化等步驟制備出氮摻雜多孔碳材料。同時,系統地考察了不同的碳化溫度對試樣得率、元素組成、形貌、孔結構的影響。
這種材料孔隙結構可調,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積。經過實驗,以氮摻雜多孔碳材料制備的超級電容器在循環5000次后,比電容容量仍可保持初始容量的93%—95%,具有很強的穩定性。通過在不同電解液中實驗,它還同時具備優異的倍率特性。此外,氮摻雜多孔碳還具有優異的染料吸附性能。
據電池網了解,上述研究成果已申報國家發明專利,并于近期發表在國際刊物《材料化學雜志A》上。業內認為,這種以植物為原料的新型碳材料在污水處理和超級電容器領域有著優異表現,在能源和環境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點評:能量密度確實極大制約了電動汽車的發展,通過尋找新材料來突破電池能量密度瓶頸也是無數研究人員在做的事情。繼廢玻璃瓶之后,棉花也成了電池材料,筆者不由得開始幻想野草、飛花、雨雪、塵土……終于,電池要無處不在了么。雖然有一種亂拳打死老師傅的套路,但至少是在努力不是么,那,加油吧!
3、寶馬在華高壓電池Pack廠或年內投產
6月6日,沈陽環保局公示信息顯示,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申請的“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動力電池組裝項目”通過了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這意味著華晨寶馬在中國建立的高壓電池中心有望在年內實現投產,華晨寶馬也將成為在中國首家建立高壓電池生產線的豪華車制造商。
根據申報資料顯示,該項目將在華晨寶馬有限公司發動機工廠現有的產區內進行新建廠房,增加生產設備以建設一個高壓電池中心。全部項目占地6480平方米,總投資32413萬元,主要用于生產G38(即全新一代寶馬5系)高能量電池組,形成年產3.3萬套動力電池組的生產能力。
鋰電池廠商資料顯示,全廠設動力電池模塊組裝線和電池組組裝線各1條,組裝線均采用半自動生產線。一方面,通過對電池進行充放電測試篩選出合格產品,將合格電池與母線、絕緣體、模組殼、傳感器、間壁和上蓋用模組組裝設備鎖附組裝成模塊。另一方面,對電池模塊組進行質量檢測,包括絕緣性、電阻以及所需電壓和電流,篩選出合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