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額定續航里程為100英里的電動車只有里程低于70英里時,汽車制造商才會為電池解決容量衰減的問題,當然,在保修期內只衰減10%的汽車則不在服務范圍。例如,續航為238英里的雪佛蘭Bolt服務范圍就是60%的門檻,即汽車續航里程低于190英里時,才會為動力電池解決容量衰減問題。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即使行駛15萬英里或更長的時間,電池網插電式汽車電池的容量衰減也在10%以內。因為電動汽車具有復雜而高效的電池管理系統,可以減輕來自高壓和過充電的損害。像所有的電池一樣,電動車中的電池也是在陰涼的天氣下充電最為合適。
第二陣營則明確的表明了不負責電池容量的衰減。這些汽車制造商包括菲亞特,福特和特斯拉。
以特斯拉為例,特斯拉車型具有較長的續航里程,不太可能頻繁的進行充滿電和放電的循環。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電池容量的減少可以忽略不計。如果Model S(續航里程300英里)的駕駛員每天出行40英里,再充電到300英里是一個小循環。但對續航里程100英里的電動車而言,行駛40英里再充滿,則代表了更深的一次循環。久而久之,這兩者對電池的影響將非常顯著,Model S的電池容量衰減微乎其微,而續航里程100英里的電動車可能已經衰減很嚴重了。
根據鋰電池廠商電動汽車推廣組織Plug In America收集的數據,Model S每一萬英里僅衰減2.3英里的里程。那汽車行駛十萬英里后衰減23英里的衰減真的是忽略不計的。
總結:購買電動汽車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出行情況,看準汽車制造商對電池的保修范圍來做出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