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業》在2012年5月對深圳電動出租車充電樁的調查結果表明,當時深圳市區可供電動出租車使用的充電樁在90臺左右。而今天,深圳市已有62座電動汽車充電站,分布在羅湖、福田、南山、寶安、龍崗、鹽田各區。
“單純按照數量上來講,滿足800輛電動出租車充電綽綽有余,但實際的情況并沒有這么簡單。”鵬程電動一位車隊隊長指出,電動出租車主要運營在羅湖、福田和南山三個區域,加上e6電動出租車實際續航里程在200多公里。
因此,電動出租車司機一般都會選擇在上述區域的充電站充電,也導致分布在龍崗、鹽田等區的充電站利用率極低。
“相反,市區200多個充電樁,卻車滿為患。” 上述車隊隊長說,每天司機交班都會出現兩個充電高峰期,很多司機都要排隊30分鐘到1個小時,才能充上電,加上充電1個小時,所花費的時間有時超過3個小時,“時間就是金錢,司機當然會怨聲載道。”
其實,上述車隊隊長最近兩個月也很郁悶。自己車隊的司機頻頻反應排隊充電的問題,甚至還要他親自去充電站協調此事。
“充電樁不足,已經成為電動出租車如期投放的最大障礙。”上述車隊隊長說:“如果充電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到2012年年底,深圳真正投放上路的電動出租車數量可能只有600輛。”
充電矛盾
為緩解充電矛盾,鵬程電動已多次調整充電方案。
最新方案是,從2012年12月6日起,擁有116 個充電樁的福田充電站只對新加入的電動出租車開放。并將為每臺新車編排號碼,號碼都噴印在充電樁上,每臺充電樁對應三輛新車。此外,新增的電動出租車還可以到深圳其他充電站充電。
相反,2012年9月前已經上路的電動出租車基本被禁止在福田地下車庫充電站充電。
“老司機已經非常熟悉電動出租車的充電規律, 可以更合理安排充電時間。”鵬程電動有關人士指出,這種安排也是階段性的,一方面是讓新司機更快熟悉和掌握充電規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安撫新司機,以便未來新增電動出租車,可以招募到新司機。
盡管如此,充電的矛盾還是時有發生。
“而現在根本沒有選擇,所有的地方都需要排隊。經常早班前充電要排隊等4輛車。”朱輝說。
一些老司機本身就對公司安排十分不滿,若踫到新司機搶占自己的位置,甚至會強行拔下正在充的充電槍。
“為了充電,還有司機打過架。羅湖那邊只有2 個充電站,12個充電樁,要充電的出租車往往有幾十輛。”2012年11月才加入電動出租車行列的張強(化名)已經想要退出。
“電動車開了180公里就剩下30%的電,哪里還敢再拉客,需要趕緊找充電站。”張強指出,每天光充電就要四五個小時,還要排隊,“以前開傳統出租車,每個班可以開12個小時。”
對于出租車行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充電將直接導致運營收入的減少。
“去年上半年跑一個白班,每天收入700元很輕松,好的時候還能達到800多元。最近兩個月,好的時候也才能收入600多元。”朱輝說,當初就是因為收入可能更高,盡管充電麻煩,才來開電動出租車, “相信新加盟的司機,也是出于同樣的想法。”
所有的矛盾和怨言在上述車隊隊長看來,都是正常的,畢竟目前的充電站資源有限,而且新投入的電動出租車需要一段時間的試用和磨合。
上述車隊隊長說:“200公里左右的續航里程其實并不低,老司機們就能很好的調劑充電時間。當然,公司也正在合理分配和調劑充電資源,替司機解決問題。”
閑置的充電站
與市區內充電站排隊等候的場面有天壤之別的是,鹽田大梅沙、沙頭角等地方的充電站幾乎閑置。
2012年12月6日下午1點,位于大梅沙奧特萊斯購物村旁的充電站里空無一車。
鋰電池廠商注意到,大梅沙充電站共配置了20臺充電樁,全部采用刷卡式自助,無需工作人員。
旁邊停車場工作人員透露, 大梅沙充電站在2011年7月份開通,建成以來,使用狀態并未飽和, 定期會有比亞迪的工作人員來維護。
“在夏天旅游旺季時候,每天最多有10輛電動出租車過來充電,冬天有時一天一輛車都沒有,平均每天來充電的電動出租車不會超過5輛。”上述工作人員說。
此種情況也出現在龍崗,龍崗大運中心城附近的兩個充電站基本處于閑置甚至關閉狀態。
鵬程電動一位負責人表示,目前深圳僅鵬程電動在運營純電動出租車,覆蓋范圍主要是在深圳市區。
閑置的不僅僅是偏僻地區的充電站,還有私家車充電樁。
距離大梅沙充電站只有400米的萬科總部大樓停車場,也設置了21臺充電樁,但卻未通電。附件的居民表示,這些充電樁在2011年大運會之后便安裝好, 主要是提供給私家車使用,但至今從未開通使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