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珠海銀隆又開端準備IPO。這引起商場熱議,董明珠是格力董事長,同時也是珠海銀隆第二大股東。格力電器本身不持有珠海銀隆股份,卻在其開展過程中,不斷供給支撐。董明珠的個人利益與銀隆深度綁定,這不得不讓人憂慮,董明珠的雙重身份會危害格力電器利益的可能性。
有職業分析師表明:“除非董明珠辭了格力的職務,否則不掃除會因為這個要素導致珠海銀隆上市不成功?!?br />
一個是空調職業全國甚至全球的龍頭,一個是新能源職業正在升起的新星,董明珠會選哪一個呢?在筆者看來,她選銀隆的可能性更大。
董明珠是格力第九大股東,持股份額只要0.74%,她更重要的身份是董事長,換句話說,董小姐在格力只是一個高級打工仔。而在銀隆,董明珠具有17%的股份,是公司第二大股東,身份和話語權不可同日而語。
此外,格力具有全球榜首的空調商場占有率,簡直現已觸到了天花板。而珠海銀隆所在的新能源轎車和儲能職業具有巨大的商場空間。
兩難原因
實踐上,依照董明珠本來的想象,她是不用面對這樣的兩難挑選。她計劃格力收買銀隆,這樣格力進入新能源范疇,拓寬事務開展空間,打造新的收入和贏利增長點。銀隆財物歸入上市公司,能夠取得更好的開展機會。
珠海銀隆的核心技術是鈦酸鋰電池,許多鋰電池專家以為鈦酸鋰電池能量密度太低,導致電池總容量有限,轎車續航路程不會太長,不是未來開展方向。不過,鈦酸鋰電池充電速度快,安全性好,很適合電動公交車運用。
2016年8月,格力電器布告稱,公司擬發行股份的方法收買珠海銀隆100%股權,收買標的珠海銀隆估值130億元。同時15.57元的價格向格力集團等股東募資不超越97億元,收買完成后,珠海銀隆將成為格力電器的全資子公司。
依據董明珠的想象,格力收買銀隆似乎是雙贏。不過,此計劃一經發布就遭到格力中小股東的廣泛質疑。投資者責備珠海銀隆的估值過高,且格力電器增發價太低。
因為中小股東的激烈對立,當年10月份的股東大會上,發行股份收買銀隆的計劃取得了經過,但配套資金與職工持股等相關議案卻沒有被股東大會承受。
之后格力修改收買計劃,擬調減或撤銷配套征集資金。2016年11月16日,格力布告稱,修改后的計劃仍未取得股東大會經過。
盡管收買失利了,頑強的董小姐并沒有拋棄。2016年12月,董明珠以個人身份聯手王健林、劉強東等大佬一起增資珠海銀隆30億元,取得22.388%的股權。其間,董明珠出資10億元,具有7.46%的股權,成為公司第五大股東。
珠海銀隆相關人士表明,格力電器停止收買后,珠海銀隆擬登陸資本商場。業界人士以為,上述增資入股可看作是一次Pro-IPO投資。
果不其然,2017年5月17日,來自證監會廣東監管局的網站布告稱,珠海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廣東證監局辦理了教導存案掛號,正式進入IPO的準備階段。
相關買賣
外界對珠海銀隆IPO的質疑首要會集在與格力電器的相關買賣上。2017年2月,格力電器披露了與珠海銀隆簽署協作的布告,兩邊簽訂了年度不超越200億元的彼此收購設備的相關買賣。
其間格力電器估計向珠海銀隆出售產品190億元,珠海銀隆估計向格力出售新能源車輛及儲能體系10億元。因此,董明珠以為,關于銀隆相關買賣問題,不是格力運送利益給銀隆,而是銀隆運送利益給格力。
不過,格力電器并不是向珠海銀隆出售190億元空調,而是80億元的智能裝備以及110億元的工業制品。
格力電器表明與珠海銀隆協作的意圖是為切入新能源轎車產業鏈、儲能以及電池制作裝備范疇。換句話說,格力電器在收買失利后,借相關買賣的方法曲線介入銀隆的新能源產業鏈。
業界律師表明,盡管兩邊200億元相關買賣的程序完全符合相關規則,可是,巨額相關買賣合同的實踐實行、有無利益運送和往后的信息披露,仍有許多不確定要素和危險危險。
為何董小姐會選銀隆
董明珠持有4444.85萬股格力股票,依據8月16日收盤價37.92元核算,價值約為16.85億元。銀隆方面,上一年12月董明珠投了10億元,爾后,她又兩次低調增持。依據2017年2月,銀隆與格力協作布告中,董明珠的持股份額升至10%,4月曝光的銀隆股權結構顯示,董明珠持股份額到達17.46%,成為銀隆第二大股東。
據悉,董明珠過去11年的薪酬總額為稅前3702萬元,歷年累積的分紅收入也在兩億元左右,財物大部分仍是持有的格力股票。因此,董明珠很大可能是質押格力股票的方法為增資銀隆籌集資金。
格力電器榜首大股東是珠海國資委控制的格力集團,按國企規則,到了年紀就得退休,董明珠是1954年8月出世,本年已63歲。依照中組部和國資委的規則,一般來說,央企領導退休年紀是60周歲,視狀況能夠放寬至63周歲。
具體操作層面來說,當地國企也會參照這一規則。依照這一規范,董明珠已屬放寬任職年限。
2016年10月,董明珠辭去了格力集團董事長職務,仍擔任格力電器董事長。格力電器的創始人朱江洪是67歲退休,即便依照朱江洪的規范,董明珠也將在近幾年面對越來越大的退休壓力。退休了之后就沒有影響力了,這對女強人董明珠來說,似乎是不愿意看到的。
而入股銀隆,董明珠就能夠在新能源職業大施拳腳。實踐上,自董明珠入股后,銀隆動作頻頻。上一年底本年初,銀隆先后簽下分別投資100億元的天津和成都產業園項目,近期,又簽下投資200億元的珠海產業園和投資150億元的洛陽產業園項目。據統計,董明珠增資至今,銀隆共簽下了總計800億的7個新能源產業園項目。
從銀隆各地的布局看,董明珠在新能源范疇雄心壯志。如果董明珠真的需要在格力與銀隆之間選一個,那一定是銀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