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或將延遲進軍美國智能手機市場計劃


鋰電世界 據外媒1月15日報道,此前有消息稱聯想計劃在2014年打入美國智能手機市場,但從上周出席拉斯維加斯CES2014消費電子展的聯想高管的口風中沒能探出這般意思,似乎聯想將推遲其進軍美國智能手機市場的計劃。
2013年5月,聯想首席執行官楊元慶曾對美國《華爾街日報》表示,聯想將在年內進軍美國智能手機市場,但是聯想高管并沒有在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中作任何類似的預期。而據聯想美洲區總裁Gerry Smith透露,聯想欲先在拉丁美洲和巴西樹立聯想品牌,而后再在未來2到3年進軍美國市場。其他的說法包括等待“合適時機”、“合適產品”、“首先要投資打造品牌”等。
聯想高級副總裁劉軍也同樣措辭嚴謹,稱聯想還需在新興市場做更多工作,而后才能將注意力轉移到美國市場。
根據互聯網數據中心IDC分析數據顯示,聯想目前是世界上繼三星、蘋果、華為之后,排名第四的智能手機供應商,其2013年第三季度的市場占有率為4.7%,但主要還是依賴國內市場。而在國內,聯想以11.8%的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二,落后于三星(19.3%),略勝本土競爭對手酷派(11.7%)。
在2013年的訪問中,楊元慶還認為手機市場是聯想公司的新增長點。鑒于PC市場持續低迷的現象,開發智能手機市場對于聯想公司來說愈發重要。
盡管如此,開拓智能手機市場的道路充滿挑戰。合作伙伴和品牌辨識度成為聯想進軍美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兩大絆腳石。另外,來自本土手機制造商華為和中興的競爭壓力也不容小覷。
“當你著眼美國其他中國品牌的現狀,比如華為,你會發現華為在美國雖面市多年,但其品牌辨識度仍然很低。華為主打銷售低端手機,卻始終無法爬上價值鏈的上端。聯想公司欲進入美國市場,可能需要尋找另一個切入點。”某IDC分析師說。
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分析師Jessica Kwee表示,品牌效應和合作伙伴問題是一方面,另有一些更為實際的法律原因更是制約了聯想打開美國智能手機市場。“在法律完善的美國,聯想必須充分考慮互聯網協議問題。這個問題曾困擾了許多在美手機供應商。比如HTC和三星就曾深陷專利訴訟的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