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馬不打無準備的戰爭 緊抓市場機遇穩步前進


鋰電世界 過去的2013年對于捷馬公司而言在穩中實現快速發展。捷馬銷售總監董景龍介紹,公司內部對2013年的定義是穩中發展年。到了2013年年底,公司有一個評整體價,那就是全年市場完成了計劃。算上團購、外銷、禮店和包車,公司的銷量是有所增長的,利潤在行業內屬于非常健康的一類。公司2013年電動車的銷量不算團購和外銷是45萬輛,自行車內外銷加起來過百萬輛。
事實上,2013年電動車行業跟年初的預期一樣,整體上兩極分化,市場比較蕭條,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就市場的格局來說,品牌的集約化很嚴重,價格戰在小城鎮、農村非常激烈。產品的市場定位越來越清晰,相比以前的混亂,消費者和經銷商都對產品的定位更加明確。從行業格局來看,集約化越來越高,年產10萬輛以下的工廠的生存比較困難,整個市場趨勢是這樣。
針對市場變化,捷馬在企業內部進行了一定的調整。捷馬過去是做外銷出身的,基本上是制造型工廠,營銷并不是特別重視。所以,在2013年8月,捷馬在整個電動車架構內做了重大調整,營銷公司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單獨的機構,這樣對于市場的支持更靈活,也有利于品牌推廣。同時,公司還成立了品牌運作基金,杜絕了以往自行車和電動車行業隨機化、情緒化的投資。
在產品方面,捷馬也作了大量創新。捷馬從2010年開始,每年都要推出3—5款原創產品,業內人士都有一定稱道,特別是近年來每年都有創新產品獲獎。2014年將會有更多的新產品面世。
2014年整個電動車行業將從原來單純外觀的創新到實用性零部件的創新和配套技術,包括電控技術、驅動技術等,捷馬在這方面也將一如既往的努力。2014年,捷馬在外觀上將會有5款原創外觀將會陸續推出。其次還會有12款鋰電原創車,這是捷馬的優勢項目。另外,驅動技術上捷馬跟國內外企業都有相應的合作。
鋰電電動車的行業前景逐漸看好,為此捷馬在2013年9月成立了單獨的鋰電運作事業部,顯示了捷馬對鋰電品類的重視。一直以來,只有中國市場是騎鉛酸的電動車,國外市場全部是鋰電,所以董景龍認為,隨著環保的重視,行業的進步,鋰電車會占有更多的比例。所以,2014年會是捷馬的鋰電發展年。
針對三輪車市場的火爆,捷馬也有著自己的規劃和打算。董景龍說,捷馬的三輪車經歷了兩輪變化,2010年時做過一次三輪,但不是很滿意,因為捷馬在業界有一定的口碑,三輪的使用環境要比兩輪苛刻很多,超載現象多,農村路況較差,但是三輪的技術標準比較低,所以造成了很多質量反饋,超出標準。2012年,由于市場需求,捷馬三輪事業部重新成立,現在市場定位已經非常清晰,有老年代步車、城區普通載貨車、封閉三輪車,另外2014年車展上還會推出自主研發的電動四輪汽車,一系列的技術標準也在升級。
對于2014年行業發展情況,董景龍說,業界有一種共識:品牌集約度會更加明顯。目前市場還沒有明顯的回暖跡象,主力市場還是呈現穩中有降的局面,價格戰在整個華北地區進一步加劇。另外,天津、無錫等來主力板塊小的工廠,會在掙扎期內掏出一些招數,比如低于成本銷售,會讓整個行業競爭更加激烈。但是,令人有信心的是,大的工廠都在規避這種惡性競爭,比如增加自主研發,新技術推出、行業內門檻等,品牌推廣、外部資源引入等會讓品牌區別度更加明顯,這也促使行業進步。我覺得2014年應該是電動車市場比較有紀念意義的一年。
近年來,電動車企業都非常重視與上下游產業的合作,對此,董景龍認為,對于電動車而言,業界也有共識,就是上下游的企業和整車企業一樣處于變換期。其實捷馬現在關鍵零部件的合作伙伴都是業界頂尖級的,只不過在以后的發展中,隨著技術開發、產業深入,在自行車和電動車的綜合方面,形成有深入合作關系的一系列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除了電動車外,在自行車方面,捷馬在品牌營銷上也有著自己的規劃。董景龍介紹,就近幾年整個自行車行業來看,處于穩定中有抬頭的階段。自行車市場已經非常成熟,隨著技術標準的不斷提高,不斷有新的車型獲得消費的青睞,越來越多的人在接受這種綠色、健康的出行方式。2013年捷馬自行車也有非常好的發展。但是,在國內自行車行業已經經歷了六七年的蕭條期,很多國內老的工廠已經放棄這個行業,行業洗牌已經基本結束。所以,2014年捷馬會做很多工作,會在地方上、網絡上做品牌推廣;在原創開發上會把捷馬定位成中端以學生車、代步休閑車為主;同時讓自行車文化有更多提升。總的來看,我們對2014年自行車市場非常有信心。
在2014年里,華北、東北9個省將是捷馬銷售主力區域,西北和西南作為B級市場。公司在2014年制定了3年戰略:進一步鞏固提升華北、東北市場;細化做強西北西南市場;開發東南、華南市場。“我們會抓住自行車重新抬頭的春天,借助捷馬自行車外銷的力量,借助杰瑪仕高端運動車的力量,把內銷捷馬自行車市場做得更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