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破產的美國電動車制造商 Fisker 還有哪些潛在的價值?


鋰電世界 首先,作為一款增程式電動車,FiskerKarma比ModelS更有市場前景,代表著未來市場發展的方向。ModelS雖然續航可以達到400km,但是續航焦慮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你不可能隨時隨地補充電力,而且充電時間也無法保證。而Karma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擔憂,沒電了加油即可。
Karma如果采用與ModelS同樣的電池電量,再加上燃油儲備,續航達到600-700km也是輕而易舉。
寶馬i8也是一款混動跑車,但與Karma不同的是,i8沒有采用增程式的布局,而是前輪電動機、后輪內燃機的布局,而且電池容量僅有8.8kwh,純電續航里程僅有50km,燃效遠遠不如ModelS和Karma。寶馬i8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4.4秒,比TeslaModelSP85和Karma都慢。
但就算是這樣,寶馬i8的國內售價竟然高達200多萬,遠超ModelS和Karma。
所以說,大多數人其實都是“葉公好龍”,成天把環保節能掛在嘴上,最后可能選擇的還是寶馬i8這樣的混動跑車。無他,虛榮而已。
其次,從燃油經濟性來看,Models>Karma>i8;從使用方便性來看,i8>Karma>ModelS;從價格來看,i8>ModelS>Karma。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看,Karma并不失為一款有競爭力的車型。
Karma的失利主要在于其主力電池供應商A123system公司的破產倒閉,由于A123System被通用始亂終棄(通用投資A123System,卻使用LG化學的電池,直接導致A123的破產)。
而萬向電動車在國內的主業就是磷酸鐵鋰電池,現在收購了A123的電池專利,再加上karma的加持,更是如虎添翼。
其實,萬向在電池方面倒不妨跟比亞迪合作,自己可以生產電池不假,但也沒必要放著更有競爭力電池的不用,合者共贏。
Karma運作好了,絕對比ModelS更有前途。
純電跑車在未來的5年之內,不可能成為主流。
未來是燃料電池車的未來,而不是充電式純電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