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汽車集團年產5萬輛電動汽車和云南航天工業公司電動車組裝等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預計年內開工建設!
從電動汽車的心臟——鋰電池“青海造”,到電動汽車整車實現“青海造”,西寧致力打造鋰電池制造全產業鏈,青海新能源汽車工業發展將迎來嶄新的突破!根據省委省政府部署,市委市政府確定,通過未來10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將把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打造成為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千億元鋰電產業基地。
打造千億鋰產業基地,將帶來什么
打造千億鋰產業基地,將給西寧乃至青海帶來什么?這一問題廣大群眾高度關注。
千億鋰產業基地的打造,將給西寧乃至全省帶來重大而又深遠的影響!打造千億鋰產業基地,體現了中央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和我省以生態優先理念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鋰電產業,是西寧“十三五”致力推進的以生態文明為引領,資源高效利用、產業相互融合的循環型工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寧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支柱產業。
記者從省經信委了解到,鋰電產業作為新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轉換率、循環壽命長等特點。符合低碳、綠色、環保理念,新能源電動汽車,儲能及3C是當前鋰電產業發展的三大方向。以推進鋰電產品應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為牽引,將青海省打造為全國乃至全球有重要影響力的鋰電產業基地,對于完善我國鋰產業上下游產業配套能力,有效填補產業鏈空白點,大力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增強對上下游產業的帶動力,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循環經濟發展,促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將青海省鋰電產業優勢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強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新增長點等意義重大。
奔跑起來,向全國鋰電產業基地
通過未來10年的不懈努力,至2025年,將致力把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打造成為資源高效集約利用、產業體系循環發展的具有全國乃至世界重要影響力鋰電產業基地,工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西寧需要快速奔跑。
今年6月16日,青海鋰電產業的重要“補鏈”項目——投資24億元的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40000噸動力電池用電解銅箔項目破土動工。至此,我市鋰電產業鏈條中除了電解液,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已形成了完整的鋰電產業鏈。
前不久,記者在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看到,這里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機、推土機、吊車等機械在廠區內來來往往,為二期三期廠房的擴建忙碌……青海泰豐先行、時代新能源等企業都在擴建廠區、擴大產能。
據市經信委負責人介紹,當前圍繞正負極材料——薄膜——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電動汽車產業鏈發展思路,我市重點發展鋰電正極材料、電池隔膜、動力和儲能電池等產業。已經具備年產鋰電正極材料3750噸,負極材料5000噸及460兆瓦時動力儲能電池、25萬千瓦時鎂基鋰電生產能力。同時積極發展鋰電配套產業,已形成2.5萬噸鋰電銅箔、3000萬平方米電子鋁箔生產能力。下一步我市將重點發展鋰電材料、鋰電池和配套產業,推進儲能應用,促進電動汽車的生產和應用,構建完整的產業體系,使電動汽車整車“青海造”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