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日產為何出售旗下鋰電池公司給中國


鋰電世界 前幾天,海外媒體爆出日產計劃出售其持有的汽車能源供應公司(AESC)的51%股份,并且已經敲定出售AESC公司基本方案,此外,日產方面已和日本松下和多家中國公司開展了出售談判。
那么,日產出售的AESC公司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電池制造公司?在新能源方面,日產在華究竟有何動作?日產將中國公司列入出售計劃中是為了什么?
AESC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
AESC是2009年7月由日產與NEC共同組建合資公司,主要從事鋰電池單元、模塊及鋰電池組的生產,隨后第一家工廠也正式投產,主要生產錳酸鋰電池,產品供應日產的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當時的目的也就是取代鎳氫電池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AESC從2010年開始量產鋰離子動力電池,主要搭載在日產的聆風以及部分混動車型上。AESC在2014年全球動力電池供應商產能排名中,僅次于松下,位居榜單的第二位,同樣,在2015年,該公司在車載鋰離子電池市場所占份額也是第二位。
但隨著聆風等新能源車型的銷量下滑,以及日產逐步尋求外部電池供應商,AESC的電池產量也出現了下滑,在2016年上半年,AESC的全球電池產量排行已經下滑至第三位,僅次于松下和比亞迪。
調整戰略日產將推出多款新能源汽車
上面說到,AESC在全球動力電池供應市場雖說出現下滑,但是在全球還是占據著極大地份額。仔細翻看AESC所供應的車型可以看出,AESC主要供應鏈條較為單一,僅有日產和雷諾旗下的幾款車型,并且,這幾款車型在北美地區的銷量出現了下滑趨勢,其次,在中國市場,聆風(中國名稱啟辰晨風)的銷量不是十分出眾,這是日產有意要出售AESC公司的股份的一個誘因。但在中國市場,日產-雷諾聯盟總裁兼CEO卡洛斯·戈恩曾經這樣說過,“我相信中國會是很大的電動汽車市場,而不是混合動力汽車。要想在中國市場領先,高高在上絕對不行,還得‘接地氣’,我們將以啟辰為重心,陸續將更多的純電動汽車引入中國”。這就充分說明日產很重視中國新能源市場。
此外,東風日產旗下的啟辰品牌也推出V+計劃,在未來5年時間內,投資20億元用于新產品開發,加快產品線的拓展,豐富SUV、MPV、EV等車型,并且將陸續推出8款新車,其中就包括全新的純電動汽車。此外,在海外積累的新能源汽車技術也將持續投入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中。
向中國企業出售AESC是為了新能源戰略鋪路
隨著日產在華逐步開始加速推廣新能源汽車,也出現了要直接面對的問題。在中國,新能源汽車中的動力電池必須采用符合《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中所生產的動力電池,才能獲得國家及地方的新能源補貼。
但是,《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中,所公示的四批57家動力電池企業全部都是中國血統,而且在6月份公布的第四批《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中,LG化學、三星SDI等海外電池供應商均排除在外,這也就意味著日產要在華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必須要先解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供應商生產資質的問題。
這樣看來,日產有意向中國企業出售AESC股份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進入《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中,為在華推廣新能源汽車鋪路。
此外,在政策沒有出臺前,中國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動力電車供應商基本為三星和LG化學為主,如果日產將AESC出售給中國企業,并進入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那么在中國動力電池市場也會快速占據極大的市場份額。